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康城

建康城

西晋建兴初改建业 (邺) 为建康,为东晋、南朝都城。主要有四城: 中为台城,东晋成帝时建。在今鸡鸣山南、乾河沿北。为皇宫及台省 (中央政府) 所在地; 西为石头城,东汉建安十七年 (212)孙权建。在今清凉山一带。为军事重镇。又西为西州城,在今朝天宫西望仙桥一带,系扬州刺史治所;东为东府城,又称东城,东晋安帝时建,在今通济门一带,系诸王府第、丞相及扬州刺史住宅。《寰宇记》 卷90引 《金陵记》 云: “梁都之时,城中二十八万余户,西至石头城,东至倪塘,南至石子冈,北过蒋山,东西南北各四十里。” 梁代侯景之乱,遭到严重破坏,陈代加以修葺,“中外人物不迨宋、齐之半”。隋平陈,城邑宫室全遭破坏,省建康改置江宁县。


东晋、南朝都城。即今江苏省南京市。主要有四城:中为台城(在今鸡鸣山南、乾河沿北),乃台省(中央政府)和宫殿所在地;西为石头城(在今清凉山),乃军事重镇;又有西州城(在今朝天宫西望仙桥一带),为扬州刺史治;东为东府城(在今通济门附近),乃宰相兼扬州刺史的府第所在。梁时“城中二十八万余户。西至石头城,东至倪塘(今市东南,方山之北),南至石子冈(今安德门南),北过蒋山(即钟山),东西、南北各四十里”(《太平寰宇记·昇州》引《金陵记》)。侯景之乱中受严重破坏,陈时又加修葺。隋灭陈,城邑宫室全被损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涟水

    ①即古游水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9涟水县: “沭水,俗名涟水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 卷2: 沭水“又南至沭阳县入桑湖, 由湖东出入于海。沭水至此正名涟水,故县氏焉”。②湘水支流。

  • 武亭川

    一名杜水。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漆水河。《新唐书·浑瑊传》: 兴元元年 (784),“贼 (朱泚将) 韩旻拒武功,瑊率吐蕃论莽罗兵破之武亭川”。即此。

  • 南庙市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南南庙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宜春县南有南庙市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南庙 “距城四十里。旧名堵田。……地广人稠,为南部交易市集地”。

  • 洛溪水

    相当今广西临桂县南之相思江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,右会洛溪。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,东流径其县北。县本苍梧之北乡,孙皓割以为县。洛溪水又东南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

  • 水浐营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八十里。明置土巡司于此。

  • 河口寨

    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北三十二里河口寨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五年 (1855) 五月,清军抵孙铁铺,知林其贤等 “已由竹竿铺北走,至河口寨”。

  • 陆陌镇

    清置,属乾州。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。

  • 勾漏山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4容州:勾漏山“在普宁县。上有宝圭洞, 内石室中有水。故老传云:葛仙翁尝于此山修炼,丹灶、石盆在焉。平川中石峰千百,皆矗立特起,周回三十里。其岩穴多勾曲而穿

  • 宣化馆

    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“五十里保和馆,度黑水河,七十里宣化馆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。辽中京至上京沿途所设之驿馆。

  • 初宁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宋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。隋平陈,废入平兴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境。属宋熙郡。隋开皇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