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庙山镇

庙山镇

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临山镇。本庙山寨。明洪武中置庙山巡司于此。洪武二十年 (1387) 改置临山卫。


在山东省郯城县境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站,人口 1860。以境内有庙山得名。1953年区划调整时称九区,驻宋庄。1958年改称大埠公社。1960年驻地迁至马站,1971年改名马站公社。1981年因与沂水县马站公社重名改名为庙山公社。1984年改庙山乡,1995年置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棉织、采石、砖瓦、农机修理、建筑建材等厂。205国道经此。西南部沂河之滨有汉代新城故城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定城

    ①唐乾元二年(759)改和集镇置,属黎州。为黎州十一军城之一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“贞元十年十月,西川节度兵马与云南军并力破保塞、大定。”即此。②在今甘肃兰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
  • 淮西道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淮西道宣抚司,十四年 (1277) 改为淮西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庐州路(今安徽合肥市)。大德三年 (1299) 与淮东道宣慰司合并为淮东淮西道宣慰司,徙治扬州路 (今江苏扬州

  • 城山寨

   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贵池县 “乌石山寨” 条下: “又城山寨,在府西百三十里。元末,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,遂为乱。至正二十年,我师取建德,以友贤归。二十二年,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

  • 黄陵渡

    即黄陵冈。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,与山东曹县相近。《元史·察罕帖木儿传》: 至正十九年 (1359),察罕帖木儿 “略曹南,据黄陵渡”。即此。即“黄陵冈”。

  • 逊母口集

    亦作顺母口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逊母口镇。明嘉靖 《太康县志》 卷1 《集店》: “逊母口集,西三十里。”

  • 伍隍场

   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五隍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资阳县:万寿场“即五皇场,在县八十里”。民国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伍隍场“以有五隍庙得名。旧名万寿场,亦以万寺庙得名。……明代旧场”。

  • 保德银场

    北宋置,在今福建永泰县西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福州永泰县有 “黄洋、保德二银场”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》 “银场” 条引 《府志》: “ (永福) 县西有保德里,又有银矿在其西,地名太原,宋元丰中尝

  • 甲峒

    ①在今广西扶绥县南。《宋史·交趾传》:嘉祐五年(1060),交趾“与甲峒贼寇邕州,诏知桂州萧固发部兵与转运使宋咸,提点刑狱李师中同议掩击;又诏安抚使余靖等发兵捕讨”。②在今越南北部谅山。沈括《梦溪笔谈

  • 宕川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宕川县:“因泸宕水名之。” 乾封三年 (668) 属牢州。北宋开宝七年 (974) 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年)

  • 新汲县

    西汉神爵三年 (前59) 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阚骃云: “以河内有汲,故加新也。” 东魏属许昌郡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洧州。贞观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