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应天府

应天府

①北宋景德三年(1006)改宋州置,治所在宋城县(今河南商丘县南),为京东路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及商丘、宁陵、柘城、虞城、夏邑、山东曹县等地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)建为南京。熙宁七年(1074)为京东西路治。金天会八年(1130)改为归德府。

②元至正十六年(1356)朱元璋改集庆路置,属江南行中书省。治所在上元、江宁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江南大茅山、溧阳以西,和江北的江浦、六合县地。明初定都于此,正统六年(1441)定为南京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为江宁府。


(1)北宋景德三年(1006年)升宋州置,治宋城县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宁陵县以东(永城市除外)地区。为京东西路治所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建为南京。金天会八年(1130年)改名归德府。(2)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改集庆路置,治上元、江宁两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江南大茅山、溧阳市以西和南京市浦口区、六合区地。明初定都于此,永乐后定为南京。清代改名江宁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芦泉

   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芦泉“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。元行省尚书严实尝引水构亭为游观之所”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芦泉山,“《府志》:相传唐尧陵在山之麓,今改祀濮州。左右峰峦拱峙,

  • 达兰达巴

    又作答兰答八思(蒙古语,意为七十岭)。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车车尔勒格南、鄂尔浑河支流吉尔马台河上源,杭爱山北麓。应即吉尔马台河源处的苏巴尔汉海尔罕山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六年(1234)五月,“大会诸

  • 庄桥市

    即今浙江宁波市北十二里庄桥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庄桥市在“县东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布局隘

   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南,与越南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 “花隘”条:布局隘在下冻土州东(当作西)三十里,接越南界,有兵防守。

  • 罗布

    即今新疆若羌县北洛南村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3: 婼羌县有 “罗布” 庄。

  • 仪州

    ①唐先天元年(712)改箕州置,治所在辽山县(今山西左权县)。《元和志》卷13仪州:“因州东夷仪岭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、榆社、左权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)改乐平郡,乾元元年(

  • 长宁驿

    ①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茂州:长宁驿“州北十五里”。②清设,属大通县。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长宁乡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部、马鹿河东岸。属马鹿乡。人口

  • 五大夫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出西山宽中谷,东径五大夫城南,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,子兴生五子,并避时乱,隐居此山,故其旧居,世以为五大夫城。”

  • 采山

    ①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汶上县: “采山在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。与县北三十里坦山相接,皆出沙金。”②在今云南个旧市北。两汉称采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贲古县: “北,采山出锡。”

  • 佛坪厅

    清道光五年(1825)置,属汉中府。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县城村(佛爷坪)。1913年改佛坪县。清道光四年(1824年)置,治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老县城(佛爷坪)。1913年降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