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源府
北宋崇宁四年(1105)改赵州为庆源节度,宣和元年(1119)改为庆源府。治所在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柏乡等县地。金复为赵州。
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赵州置,治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赵县、宁晋、高邑、柏乡、赞皇等县及临城、隆尧县北部地区。金复改置为赵州。
北宋崇宁四年(1105)改赵州为庆源节度,宣和元年(1119)改为庆源府。治所在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柏乡等县地。金复为赵州。
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赵州置,治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赵县、宁晋、高邑、柏乡、赞皇等县及临城、隆尧县北部地区。金复改置为赵州。
简称东川。唐方镇名。至德二年 (757)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,治所在梓州 (今四川三台县)。辖境多有变动,主要领有梓、遂、绵、普、陵、泸、荣、剑、龙、昌、渝、合十二州,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
西晋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。南朝宋废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八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后元二年(前142)二月,“行幸盩厔五柞宫”。即此。《三辅黄图》卷3:五柞宫“汉之离宫也,在扶风盩厔。宫中有五柞树,因以为名。五柞皆连抱,上枝覆荫数亩”。
明置,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六十里东乡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浔州府》:东乡堡“在武宣县东。藤峡之北户也。明万历三十二年置堡。县境东乡为瑶,西乡为玡,南乡、北乡为僮,惟玡最朴谨,僮瑶颇轻悍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
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丁江乡。清同治《吉水县志》卷4:丁江市“在县东四十里”。
宋大理置,属石城郡。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的山上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罗雄州: “俗传盘瓠六男,其一曰蒙由丘,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。至其孙普恐,名其部曰罗雄。” 元改罗雄州。大理后期于塔敝纳夷甸
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三十五里北沙崖。清时设把总驻守。
在唐长安城翊善坊,今陕西西安市内。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续集》 卷6: “翊善坊保寿寺,本高力士宅,天宝九年舍为寺。初铸钟成,力士设斋庆之,举朝毕至,一击百千,有窥其意,连击二十杵。经藏阁规构危巧,二塔
在今新疆巴里坤、木垒、奇台三县北部。《新唐书·沙陀传》:“有大碛,名沙陀,故号沙陀突厥云。”即此。唐先天初徙于北庭(今吉木萨尔县北)。贞元中徙于甘州(今甘肃张掖市)。宪宗元和三年(808)首领朱邪执宜
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十二里南良都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井陉县图:东南有良都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