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阳郡

平阳郡

①三国魏正始八年(247)分河东郡置,治所在平阳县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。北魏移治白马城(今临汾市),辖境缩小。隋开皇初改平河郡,寻废。义宁初改临汾郡为平阳郡,治所在临汾县(今临汾市南一里)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晋州, 四年(621)移治今临汾市。贞观十二年(638)移治今临汾市西南金殿镇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平阳郡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汾西、洪洞、古县、安泽、浮山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仍改为晋州。

②东晋置,属湘州。治所在平阳县(今湖南桂阳县)。辖今湖南平阳一县之地。南朝陈废。


(1)三国魏正始八年(247年)分河东郡置,治平阳县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霍州市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。北魏后辖境缩小。隋初改为平河郡,后废。(2)隋义宁二年(618年)改临汾郡置,治临汾县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汾、洪洞、霍州、汾西、浮山、安泽等市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晋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平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仍为晋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乖西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贵阳府》: 乖西山 “一名鲁郎山。元逸士有鲁姓者读书其上。亦名书案山”。

  • 青田山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青田县: 青田山在 “县治西北一里。有泉石之胜,县以此名”。

  • 东路左翼前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音布尔地东。

  • 五湖水

   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五里,即今东津河与西津河合流而成的水阳江上游。旧在两溪合流口有五河渡,亦称五湖渡,遂称此水为五湖水。《元和志》卷28宁国县:五湖水“在县东北四里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宁国县有五湖水。

  • 睹 (覩) 虎山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新添卫: 覩虎山在 “ (丹行长官) 司西十里。多林木,谓之覩虎大箐”。

  • 赤坎戍

    南朝梁天监八年(509)置,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。大同二年(536)改置仁州。

  • 丽江

    ①元代称滇西北一段金沙江为丽江。《元一统志》丽江路军民宣抚司:金沙江,“古丽水也,今亦名丽江”。按,唐代的丽水指今伊洛瓦底江,元代误认金沙江为“古丽水”,因称金沙江为丽江。②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南左江。《

  • 莋都县

    即筰都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: 元鼎六年 (前111),以 “莋都为沈黎郡”。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: “莋都夷者,武帝所开,以为莋都县。”古县名。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

  • 渔谷县

    ①唐渤海国置,属仙州。治所当在今辽宁西丰县境。辽属通州。金废。②辽置,属通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昌图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溧阳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溧阳县置,属建康路 (后改集庆路)。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。明初复为县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溧阳县置,治今江苏省溧阳市,属建康路(后改名集庆路)。十五年升为府,十六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