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翼左中末旗
清康熙五十年(1711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东北。
清康熙五十年(1711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东北。
①即嘉陵江。在今四川东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刚氐道:“涪水出徼外,南至垫江入汉,过郡二, 行千六十九里。”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涪水出广汉刚邑(氐)道徼外,南入汉。”②亦名汉川水。即今四川汉源
即泉源水。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 “我思肥泉,兹之永叹。”
即今四川平武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龙安府平武县: 龙州 “洪武六年徙于青川所。二十二年又徙于盘龙坝箭楼山之麓,即今治也”。
南朝宋置,属晋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、邕江以北。南齐以后废。
1945年改理番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1953年迁今治杂谷脑,1958年迁治刷经寺,1959年又移治哈拉玛。1960年撤销。1963年复置,驻杂谷脑镇。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北。
俗称石塔。在今河北赵县城内。北宋景祐五年 (1038) 由赵州人王德成建。原为开元寺建筑之一。寺已毁。现仅存经幢。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,共七级,高16.44米,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。造形秀美,雕
又作东祥州、祥州。元置,在今吉林汪清县北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(里)石迪,正东北五十(里)甫丹,百一十(里)东洋州。”明废。
①在今四川奉节县东。杜甫《夔州歌》中有“白帝高为三峡镇,夔州险过百牢关”句,后人因以为夔州有百牢关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百牢关,“辛毗曰:夔州百牢关,兵马不可越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夔州府奉节县:
明永乐初置,属怀来所。在今河北怀来县(沙城)东南十五里土木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延庆右卫:土木驿堡“本名漠统镇,唐末(按,应为唐初)高开道据怀戎时所置,后讹为土木”。《明史·英宗纪》:正统十四
亦作河塘墟。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北荷塘镇。清康熙 《新会县志》 卷4有河塘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