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江道
①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6邕州:左江镇“在宣化县西去二程”。辖左江流域羁縻州县。元废。
②明置,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清治所在南宁府(今广西南宁市)。1913年改置邕南、田南诸道。
明设广西分守左江道驻浔州府,左江兵巡道驻南宁府。清设分巡左江兵备道驻南宁府,初辖南宁、太平、泗城、镇安四府;光绪四年(1878年)增辖百色直隶厅,十二年增辖郁林直隶州,以太平府改属太平归顺道。1913年改置田南、邕南等道。
①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6邕州:左江镇“在宣化县西去二程”。辖左江流域羁縻州县。元废。
②明置,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清治所在南宁府(今广西南宁市)。1913年改置邕南、田南诸道。
明设广西分守左江道驻浔州府,左江兵巡道驻南宁府。清设分巡左江兵备道驻南宁府,初辖南宁、太平、泗城、镇安四府;光绪四年(1878年)增辖百色直隶厅,十二年增辖郁林直隶州,以太平府改属太平归顺道。1913年改置田南、邕南等道。
①在今湖南攸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长沙府:凤岭“宋彭天益入对,徽宗问攸州风景,对曰:‘鸾山配凤岭,金水对银坑’。元元贞初邑人谭渊尝于山下创凤山书院”。②在今陕西白河县西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
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北四十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部。面积129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,50%为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东乡街,人口 1200。因处县境东部,故名。1950年为东乡乡,
南宋末余玠建十五城之一。在今四川云阳县附近双江镇 (磨盘砦)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6:双江镇 “磨盘寨,一曰磐石城。四壁悬崖,近为大姓涂氏所有”。现前后寨门犹存。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: 罗湖水 “在海康县西八里。今曰西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海康里: 罗湖水 “在府 (雷州府) 城西。一名西湖。下流入擎雷水”。
西晋泰始四年 (268) 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。南朝宋属汝阳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复置,属溱州。治所即今上蔡县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上蔡县。古县名。
在今云南富民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富民县:灵芝山在“县西南二里。旧名赤升化山,元延祐中改今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谓“旧名赤城化山,常产灵芝”。
即乔墅镇。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。
①东汉末建。为皇家园林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:黄初四年注引王沈《魏书》:“是冬,甘露降芳林园。”又,景初元年注引《魏略》:“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,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
西晋末置,为江夏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径沌阳县北,处沌水之阳也。”后属江夏郡。南朝陈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末置,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西。因“处沌水之阳”(《
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宋隆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宋崇水在“府东南九十里。西北流,至府南(东)二十五里宋崇渡口入大江。有鸬鹚峡水注焉,本名宋隆,以故郡为名。唐讳隆曰崇。《志》云:鸬鹚峡水源出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