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港镇
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南三十八里川港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通州:“川港镇在城(今南通市)东南四十五里。”
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,新江海河、通吕运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清末为江边滩地,有小河川可通船只,名川港。镇因河名。1949年为镇,属川港区。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,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。1983年改置川港镇。2000年南兴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等。有医疗器械、毛纺织品、针织品、冰箱电机等厂。通启寅公路经此。
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南三十八里川港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通州:“川港镇在城(今南通市)东南四十五里。”
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,新江海河、通吕运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清末为江边滩地,有小河川可通船只,名川港。镇因河名。1949年为镇,属川港区。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,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。1983年改置川港镇。2000年南兴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等。有医疗器械、毛纺织品、针织品、冰箱电机等厂。通启寅公路经此。
元置,属思州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乡。明洪武初废入河池县。
即今河南上蔡县东南五十六里党店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八月,赖汶光军 “由新、项奔汝阳之东冈寺、射桥及上蔡之党家店”。
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置,属南谯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云南腾冲县北七十 一里固东镇。清有千总外委驻守。
明置,属广宁左屯卫。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宁中屯卫:“东有大凌河堡……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右千户所于此。”后废。
①北魏景明元年 (500) 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。北齐后废。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置,属潞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。十八年 (598) 改长子县。古县名。(1)北魏景明元年(500年
明置,属夹江县。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千佛岩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二》: 铁石关“在夹江县西千佛岩侧,孔道也,下临江潭。一径中通,曲折上下,险出天成。明末置关于此”。今铁石关遗址尚存。
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小花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高淳县图:西北有花溪。(1)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。面积47.6平方千米。人口7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花溪新村,人口4.4万。以境内花溪河得名。三峡库区淹没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南宋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贵州贵阳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市及清镇、龙里、修文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南宋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