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广东英德市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: 金紫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石山耸拔。冈脉南出,为县北一里之大庆山,俗名龙山”。②在今四川盐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盐亭县: 金紫山在 “县北 (
唐天祐中改丰城县置,属洪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丰城市。五代南唐复名丰城县。古县名。唐天祐中改丰城县置,治今江西省丰城市。属洪州。五代南唐复改为丰城县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钦州置,治所在钦江县(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、防城港二市、灵山县及越南芒街一带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钦州。隋大业初改钦州置,治钦江县(今广西钦州市东北钦
①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四十里。黄山山脉与九华山脉连接处,青弋江与秒浦河分水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石埭县 “盖山” 条下: “稠岭在县 (广阳镇) 西七十里。草木丛密,登陟峻险,为往来之通道。”②在今浙江
唐祀惟州治所。在今阿富汗北部胡尔姆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下》: 祀惟州 “以昏磨城置”。
①唐贞观中置,属灵川都督府。初在陇右,后侨治庆州境,在今甘肃庆阳县境。天宝后废。②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绥德州米脂县: 静边城 “在废银州西南。唐贞观以后,吐蕃浸盛
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普宁县: “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阳县水都置,析洋乌、黄坑二都地益之,寄治贵山都之贵屿。”
即今新疆洛浦县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4: “和阗东七十五里为洛浦,回人呼为多乐普,译言肩叉肩。洛浦,和阗回庄。”
俗名五里桥。在今福建晋江市西南安海镇,横跨晋江、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上。长2070米。南宋绍兴八年(1138)建,历时十四年建成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2泉州《桥梁》:安平桥“在石井镇。绍兴中赵令衿造,其长八
即今河北清苑县(南大冉)西南大李各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清苑县图:西南有大李各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