嵊州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剡县 (今浙江嵊县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、新昌二县地。八年(625) 废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剡县(今浙江嵊州市南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。八年废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剡县 (今浙江嵊县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、新昌二县地。八年(625) 废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剡县(今浙江嵊州市南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。八年废。
在今四川南充市西五十里礼乐乡。民国《南充县志》卷1:五龙场“在治西五十里五龙山下。亦清初老场,当顺蓬大道”。
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四十余里喻屯乡东南八里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秦二世二年(前208),项梁“引兵攻亢父”。即此。西汉属东平国。东汉属任城国。南朝属高平郡。北魏属任城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
一作华封。清置,即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。有龙溪县丞驻此。1928年于此设立华安县。
①唐武德初改越常县置,五年 (622) 为明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附近。贞观十三年 (639) 属智州,后属驩州。后废。②亦作越常县。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 改茂名县置,为潘州治。治所即
亦作毕里河。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碧流河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乾封元年(666)征高丽,诏刘仁愿出毕列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盖州卫。毕里河“本作毕列河。……毕列道盖以此水名。俗讹为毕利河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北。为汤旺河上游支流。源出小兴安岭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25:“吞河源出吞你窝集之南。有两池,南池曰吞鄂模,周三十里,南流曲曲二百里,会东北来之乌模鲁河。”
东汉建武二年 (26) 改富波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。十三年(37) 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分汝阴县复置。三国魏复为县。东汉建武二年(26年)改富波县置,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
即琅邪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东南十里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。《南史·侯景传》: 南朝梁大宝二年 (551),侯景 “于大航跨水筑城,名曰捍国”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 王僧辩攻侯景时,侯景 “以卢晖略守石头,纥奚斤守捍国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北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征安南,“程鹏飞、孛罗合答儿经老鼠、陷沙、茨竹三关,凡十七战,皆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:老鼠关“在府北。《南使录》:邱温东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