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兴寺双塔

崇兴寺双塔

在今辽宁北宁市城内东北角。《辽东志》 卷1: 崇兴寺在 “ (广宁) 城东北隅”。建于辽代。元、明、清历经维修,至今保存完好。两塔东西对峙,相距43米,均为砖筑,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。东塔高43.85米,西塔高42.63米。塔座上有砖雕斗拱、曲水万字栏板和仰莲等,每角刻一力士,作负重状。塔身每面中间都有拱龛,内有坐佛,龛外两旁各立一胁侍。塔顶上有莲座、宝瓶及刹杆、宝珠。双塔北是崇兴寺,为清代重建,现仅存大殿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辽宁省北宁市区内东北隅。建于辽代,元、明、清历经维修,至今保存完好。塔东西对峙,相距43米,形制相同,都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。东塔高43.85米,西塔高42.63米。塔座上有砖雕斗栱、曲水万字栏板和仰莲等。每角刻一力士,作负重状。塔身每面中央都有拱龛,中雕坐佛,龛外两旁各立一胁侍,上有宝盖、飞天等。底层檐下有砖雕斗栱,为双抄五铺作计心造,以上各层均用砖砌叠涩出檐,逐渐内收。塔顶上有莲座、宝瓶及刹杆、宝珠。塔北是崇兴寺,清代重建,仅存正殿,塔因此得名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崇 兴 寺 双 塔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觅出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小现礁。1935年命名小觅出礁。1947年改名小现礁。

  • 莫浪坡

    或作莫浪塘。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莫郎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元江西南有莫浪坡。

  • 灵山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灵山下。大业初省入元氏县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南宾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灵山县

  • 索河集

   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索河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汉阳县 (今武汉市汉阳区) 西南有索河。

  • 丘州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置,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二十八里沙桥镇。天宝后废。唐置,治今云南省南华县。属剑南道。南诏改俗富郡。

  • 泉上里

    清置,属宁化县。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

  • 窦村镇

    清置,属五台县。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里豆村镇。《清一统志·代州》: 顺治六年(1649),宣府总兵李延寿破姜瓖,“夜骤马窦村” 即此。在陕西省富平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

  • 雷峰

    即今浙江杭州市南夕照山。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卷5雷峰显严院: “郡人雷氏所居,故名‘雷峰’。” 有宝塔,系北宋开宝八年 (975) 吴越国建。1924年倒坍。“雷峰夕照” 旧为西湖十景之一。

  • 汉安郡

    即洛安郡之讹。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。杨守敬《隋书地理志考证》卷3:“志之汉安或即洛安之误。”

  • 清渚港

    即今浙江桐庐县西南清渚溪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7桐庐县: 清渚港 “隶孝泉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清渚港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府东北四十里之云岫山,东流十五里曰社息溪,东南绕富春山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