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岩州

岩州
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林虑县(今河南林州市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五年 (622) 废。

②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羁縻西金州置。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后废。

③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置,治所在白崖城 (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、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)。后废。辽复置,属沈州。金废。

④唐调露二年 (680) 析横、贵二州置,治所在安乐县 (今广西玉林市西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岩州 “以岩冈之北,因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、南及贵港市南境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常乐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岩州。

⑤金兴定三年 (1219) 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东安县 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)。元废。


(1)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林虑县(今河南林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五年废。(2)唐太宗时置,治白岩城(今辽宁辽阳市东燕州城)。后废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以东、本溪市以西地区。辽复置,治白岩县。属沈州。金废。(3)金兴定三年(1219年)置,治东安县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东部。元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始基城

    在今河南柘城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7宁陵县: 始基故城 “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。初,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,遣将魏硕于谷水南营。逖遣策等追战,大破之。因即立戍留守。策曰: ‘从祖公北伐数年,功始

  • 金津

   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为古黄河渡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登国六年 (391) 十一月,大破卫辰子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,“戊子,自五原金津南渡河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古黄河上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

  • 勍香

    即今山西汾西县西勍香镇。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在此建立汾西县人民政府。

  • 金浪山

   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之博南山。元代称金浪山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永昌府: 金浪山 “古博南山也,极为险隘”。

  • 东武郡

    北魏永安二年(529)置,治所在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、胶南等市地。北齐改高密郡。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置,治诸城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属胶州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诸城市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狼溪

   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出狼山下,西北流注入大清河 (即今黄河)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又有狼水出东南大槛山狼溪,西北径谷城西,又北有西流泉,出城东近山,西北径谷城北,西注狼水。” 金赵秉文 《滏水集》

  • 零口镇

    又名泠口镇。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四十里零口镇。唐于此曾置鸿州及鸿门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三年 (883) 三月,黄巢 “遣尚让将兵救华州,李克用、王重荣引兵逆战于零口,破之”。即此。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

  • 王村河

    即今四川彭州市北之湔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彭县:王村河“在县北三十里。源出九峰山,经堋口镇,又南至竹鸡河,合白水、黑水、中隋、乾溪、大隋、白鹿七河,注于沱江”。

  • 前山市

   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前山镇。清宣统 《徐闻县志》 卷1: 前山市在 “县东九十里”。

  • 塞州

    唐六胡州之一。调露元年 (679) 以处突厥民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克前旗境。神龙三年 (709) 属兰池都督府,寻改为县。开元十年(722) 复置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