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少林寺

少林寺
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。相传为晋魏时建造,初名法兴寺,元改名栖云观,后改为少林寺。寺东有清泉水池,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,旁有“红龙池”三字, 为金大定七年(1167)刻石。寺前有菱角石,大数丈,形如菱角;蟒石长二丈余,横卧松树下。另有蛤蟆石、仙人望海、帐房石、晾甲石、饮马潭等。寺毁于日寇侵华之战火。寺东尚存明末建多宝佛塔一座。

②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三十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。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。孝昌三年(527)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,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。唐初,少林寺僧佐唐太宗开国有功,从此僧徒常习拳术,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。寺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及千佛殿的“五百罗汉壁画”等珍贵文物。


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北麓、五乳峰下。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年)。孝昌三年(527年)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,史称达摩为初祖,称少林寺为祖庭。唐初,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,从此僧徒常习拳术,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,广为流传。现存建筑有山门、方丈室、达摩亭、白衣殿、地藏殿和千佛殿(又名毗卢阁)等。已毁的天王殿、大雄宝殿等已重建,恢复原貌。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“五百罗汉朝毗卢”壁画,白衣殿内有清代“少林寺拳谱”、“十三和尚救唐王(李世民)”壁画。达摩亭相传二祖慧可曾在此立候达摩,雪深及膝,故又称立雪亭。寺西的塔林、西北的初祖庵、西南的二祖庵,以及附近唐代的法如塔、同光塔,五代时的法华塔,元代的缘公塔等,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。寺内保存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,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,以及苏轼、米芾、蔡京、赵孟��、董其昌、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。初祖庵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少 林 寺 塔 林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克木克木齐克

    亦作柯木柯木查克博木。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赫姆奇克河(清名克穆齐克河)注入叶尼塞河(清名华克穆河与贝克穆河合流后之河流)处。清雍正五年(1727)中俄《布连斯奇界约》(《恰克图界约》)划定中俄北部边界

  • 留中镇

    在今河北衡水市东二十里留仲村。清于此设堡。

  • 石板店

    亦名金滩场。即今四川达县南之石板乡。民国《达县志》卷3:石板店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眉江

    即今广西蒙山县南蒙江,为西江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 一》: 眉江,“ 《州志》: 蒙江一名眉江,在 (永安) 州南二十里。以湾曲宛若眉状而名”。

  • 泰县

    1912年改泰州置,属江苏淮扬道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9年迁治姜堰镇 (今姜堰市)。1994年改设姜堰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改泰州置,治今江苏省泰州市区,1949年初城区设

  • 永新水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永新水“在府南。源出永新县界,流入境,至韦家渡,安福水自安福县流入焉,即泸水也,又东流四十里至府南十五里大皋渡而入赣江”。

  • 浉水

   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,得浉口。水源南出大溃山,东北流翼带三川,乱流北注浉水。又北径贤首山西,……浉水又东径义阳故城北……又东径七井冈南,又东北注于淮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 卷6

  • 西周封国。嬴姓。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二年(前658),“齐侯、宋公、江人、黄人盟于贯”。公元前623年灭于楚。西汉置安阳县于此。古国名。周封国。嬴姓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二年

  • 把忽岭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南老爷岭。《金史·斡赛传》:穆宗讨纳根涅,“斡赛督军而进,至把忽岭西毛密水,及之,大破其众,纳根涅死焉”。

  • 阴陵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靠山乡古城集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。”即此。东汉为九江郡治。西晋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②北齐于故阴陵城置,为阴陵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