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铜山

小铜山

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30建安军永贞县:“(唐)广陵监、丹阳监并置在县郭,每岁盐铁使铸钱一万一千余贯。”并称“铜山及小铜山并在县西北八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8真州:小铜山“在扬子县北二十里。世传吴王濞鼓铸之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仪真县:小铜山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冈州

    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允州置,治所在新会县(今广东新会市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新会县:冈州“以地有金冈以名州”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贞观十三年(639

  • 沥湖

    ①即麻湖。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麻湖在“州西三十里。周围七十里。旧称巨浸。一作��湖,又作沥湖”。②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沥湖

  • 长桥海

    在今云南蒙自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蒙自县:长桥海在“县东二十里。构木为梁,长十余丈, 四面皆水”。

  • 钓鱼岛

    在今台湾省东北海中,是台湾的附属岛屿。明永乐年间成书的 《顺风相送》 称为钓鱼屿,曰: “北风东涌开洋,用甲卯取彭家山,用甲卯及乙卯取钓鱼屿。” 嘉靖间陈侃 《使琉球录》 载,钓鱼屿在明朝海防范围之内

  • 罗溪岭

    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进贤县: 罗溪岭“在县西二十五里。其麓有罗溪,通鄱阳湖”。

  • 安城侯国

    东汉改安成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。三国魏改为安城县。为豫州治。西晋改安成县。

  • 宜昌府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夷陵州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东湖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、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秭归、五峰、鹤峰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

  • 扒里砦

   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凉州卫:扒里砦“在卫东北。……俱为甘肃寇门”。

  • 南川伏羌堡

    即伏羌堡。明置,属西宁卫。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东徐家寨。明 《西宁卫志》卷2: 南川在卫治南,“四十里有毛家寨,又五里为伏羌堡,置守备官”。又卷 3: 崇祯十七年(1644),“ (祁) 兴周复击

  • 长白山国

    金源部落之遗。分布在今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地区。主要有讷殷、鸭绿二部。明季为满洲所并。《清史稿·太祖本纪》:癸巳(1593)九月,叶赫“乃纠约扈伦三部乌拉、哈达、辉发,蒙古三部科尔沁、锡伯、卦尔察,长白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