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溪县
南朝梁改小汉县置,为东遂宁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方义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以避讳复改为小溪县,为遂州治。政和五年(1115)为遂宁府治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为遂宁州治。明初废入遂宁州。
古县名。南朝梁改小汉县置,治今四川省遂宁市。为东遂宁郡治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年)改为方义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为避太宗光义名讳复改方义县为小溪县。为遂州治。北宋末为遂宁府治。元为遂宁州治。元末明玉珍废入遂宁州。
南朝梁改小汉县置,为东遂宁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方义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以避讳复改为小溪县,为遂州治。政和五年(1115)为遂宁府治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为遂宁州治。明初废入遂宁州。
古县名。南朝梁改小汉县置,治今四川省遂宁市。为东遂宁郡治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年)改为方义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为避太宗光义名讳复改方义县为小溪县。为遂州治。北宋末为遂宁府治。元为遂宁州治。元末明玉珍废入遂宁州。
在今云南云龙县东和平村(天耳井)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“诺邓盐井”条下:“大井,在(云龙)州东北三十七里。天耳井,在大井东三里。”
①上游为古水, 下游为古澺水。 元末, 古汝水改道, 明嘉靖末, 水又改道东入上蔡县, 与澺水相接。 遂通称ᘏ
亦作桃洪坝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 卷11: 陶洪坝,“ 《明史》 作桃红坝。治南二十里。古蔺州地。明侯良柱等擒斩奢崇明、安邦彦于此”。
又称北桥河。即今云南凤庆县东凤庆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顺宁府: 顺宁河 “在府城东,源出甸头村山箐,流入大侯州孟祐河”。
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。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 卷11曲江县有 “周田墟”。
即南伊铁路。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。即“南乌铁路”。
1938年日伪由清苑县析置,为河北省会。治所即今河北保定市。1945年废。1948年当地解放后复置保定市。在河北省中西部、太行山东麓。面积2.2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73平方千米)。人口1076.9万(市
一名夜婆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夜泊山 “在江夏县南四十里。以骆禅师泊舟于此得名”。
①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 “卢山” 条下: “宝塔山在司 (卢山长官司,今卢山镇) 西五里。峰峦尖削如塔。”②又名嘉岭山。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侧延河岸边。因有塔而俗称宝
唐调露二年(680)置,属岩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。天宝初属常乐郡,乾元初复属岩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