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宝山

宝山

①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繁峙县: “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,有南冶谷,路通直隶唐县、定州之境。”

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老宝山城稍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: 宝山在 “县东南八十里。明永乐十年,命海运将士筑此以建烽堠,周六百丈,高三十丈,为海运表识,昼则举烟,夜则明火,海洋空阔,一望千里。先是,居民尝见其地有山影,至是山成,因名曰宝山”。旧宝山县以此名。明万历十年 (1582) 为海涛冲没。

③在今福建建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建宁县: “宝山在县东二十五里。厥土白壤,宜陶。蓝溪经其下。有坪曰桐树坪,地势平夷,上多桐树。”

④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沂州“艾山” 条下: 宝山 “上有银坑。《志》 云: 宝山旁有乔家、黄泥、黑渗、白扭、双眸等洞。元时取银矿于此”。

⑤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8彰德府: 宝山 “多产白石,陶人取以为器”。

⑥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宝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4东莞县: 宝山 “在县东北五十五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宝山 “在东莞县。旧以山有宝置场烹银,名石瓮场,今山中有银滓犹存”。

⑦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翁源县: 宝山在 “县 (治今翁城镇) 北二十五里。山产铜矾。高千仞,周百余里,巅有巨石,下有池,环绕左右,东岩出泉,深不可测。岑水盖源于此”。

⑧在今广东兴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宝山在 “县东北六十里。高六十余丈,周三十里。势若树屏,循、潮二州之分水岭也。唐韦衮刺潮州经此,因名丞相岭。有巨石如马,外险中衍,曰石马峒。《志》 云: 元末陈友定采矿于此,得银数百万,因名宝山。明嘉靖中,贼据石马峒为乱,讨平之”。

⑨在今广东化州市旧城内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卷4化州: 宝岭 “一名宝山。在州城南隅,城垣跨山之巅,州堂面之,旧有览胜亭”。

⑩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四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 宝山 “在州治之后,去城二里。创登高亭于上,凭高一眺,郡之山、水、城市,表里如画,为一郡登临胜处。《图经》 云: 有麖鸣则赦书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电白县: 宝山 “旧县治北一里。秀丽特立,形如园珠。宋绍兴间创登高亭,植松于上,为郡登临之胜。山之麓有送龙冈,其南为狮子坡,县治凭焉”。

(11)即今四川泸州市西郊之忠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3泸州: 宝山 “在州城。初名宝子山,为巡检廨。陈公损之,移廨山西,建堂其山,袁公说友名其堂曰 ‘江山平远’。易堡子为宝山,皆大书揭之。下瞰城郭,万瓦鳞集,两江合流,诸山拱揖,真胜绝也”。

(12)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建水州: 宝山在 “城西南二里。相传山产石宝,夜有火光”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北。唐属宝安县。(2)集镇名。(1)在吉林省磐石市南部。宝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000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始建屯落,以山得名。有农机修配、粮油加工等厂。通公路。(2)在云南省宣威市东北部、宝山坝子北缘。宝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6350。村东北山形似“二龙抢宝”,故名宝山。产玉米、马铃薯、稻、麦类、烤烟、生姜等。特产豆腐干。为云、贵边境物资集散地,有公路西接天杉公路。(3)村名。在福建省沙县东南部、文笔峡东侧。属大洛乡。人口700。以山林丰富得名。有药场两处,培植黄连、田七、木香、白术、丹皮等中草药材并饲养梅花鹿。有公路接新集公路。有明邓茂七起义根据地陈山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史家岗

   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史家岗乡。同蒲铁路忻窑支线旧有支线通此。

  • 洛宁县

    1914年改永宁县置,属河南河洛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洛宁县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2305.5平方千米。人口44.9万。辖3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魏文帝时置北宜阳县

  • 河阳

    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春秋》: 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天王狩于河阳”。即此。(1)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。《春秋》:天王狩于河阳。即此。西汉置为河阳县。(2)集镇名

  • 太拔

   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代英县治此。

  • 陂下村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陂下村。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公略县后曾迁治于此。

  • 须句

    亦作须朐。周代国名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春秋时为邾所灭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,风姓也……邾人灭须句,须句子来奔。” 二十二年 (前638),“伐邾,取须句,反其君焉”。皆此。古

  • 南头城

    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南海卫: 东莞守御千户所 “洪武二十七年置,有砖城,周三里有奇,环城为池。一名南头城,备倭指挥亦驻于此”。其后,先后为新安县、宝安县城。

  • 四海县

    1947年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延庆县东部及热河省丰宁县西南部析置,治四海冶(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四海镇)。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。1951年撤销,并入延庆、赤城、滦平三县。旧县名。察哈尔解放区设。1947年

  • 柏岭镇

    亦名北岭镇。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恭州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80恭州:“西北至柏岭镇四十里。”

  • 秦良玉墓

   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。《清一统志·石柱厅》: 秦良玉墓 “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”。秦良玉 (1574或1584—1648),明四川忠州 (今忠县) 人。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。马死,代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