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宝光寺

宝光寺

晋为石塔寺,北魏改名宝光寺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洛阳伽蓝记》 卷4: “在西阳门外御道北。有三层浮图一所,以石为基,形制甚古,画工雕刻。”


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北,距成都19千米。相传始建于东汉,隋代名大石寺。唐广明元年(880年)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,唐僖宗逃到西川(治今成都),曾驻跸于此,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,改名宝光寺。明代寺废,清康熙九年(1670年)重建殿宇。现寺规模宏大,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,是一塔、五殿、十六院的建筑群,各殿总计用400多根石柱支撑。殿堂庭院,雄伟壮丽,门窗檐栱,雕刻精美,佛像观音,栩栩如生。寺内文物有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的石刻千佛碑,明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和清代泥塑五百罗汉。寺内楹联匾对、窗棂雕刻,保存完整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宝 光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盘龙山

    在今四川南部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部县:小盘龙山“似阆之盘龙而小。其相近者曰龙灵山, 面嘉陵, 背西江, 山势如龙,因名”。

  • 土谢图汗旗

    清外蒙古(喀尔喀蒙古)土谢图汗部所属二十旗之一。顺治十二年(1655)始设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北境哈拉和林。古旗名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设,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萨克哈一带。雍正后为乌

  • 固安县

    ①北魏改故安县置,属范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西贯城。北齐废。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固安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70涿州固安县: “取汉故安县以为名。” 唐属幽州,大历四年 (

  • 萨迦寺

    在今西藏萨迦县北。北寺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 (1079),1268年又修建南寺。“萨迦”,藏语意为灰白土。因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,风化为土状。“萨” 藏语意为土。“迦” 意为灰色,故名。寺庙具有元代

  • 中河山

    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半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镇远府镇远县:“东有中河山, 以两水夹流而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县:中河山“元置镇远军民总管府, 以授田氏,治中河山上,即此”。

  • ①商、周地名。春秋为晋邑。即今河南获嘉县。《左传》:文公五年(前622),“晋阳处父聘于卫,反过宁”。杜注:“宁,晋邑,汲郡修武县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3:周武王伐纣,“勒兵于宁”, 因名修武。秦置修武

  • 竹筿窝

    即今福建宁化县治翠江镇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宁化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武盈洞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在今广西龙州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广宁后屯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懿州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)。永乐八年(1410)移治义州卫城(今辽宁义县)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置,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

  • 马莲滩镇

    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五十里。或曰其地在马兰山麓, 因名。后讹为马莲。明置马莲滩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