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丰 (豐) 县
①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。景德元年 (1004) 废为镇。康定中复置。庆历三年(1043) 又废。
②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改龙兴县置,属汝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。以县有冶铸场,故名。元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明成化十一年 (1475) 复置。清属汝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③清雍正七年 (1729) 置,属宁夏府。治所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。乾隆三年 (1738)废。
①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。景德元年 (1004) 废为镇。康定中复置。庆历三年(1043) 又废。
②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改龙兴县置,属汝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。以县有冶铸场,故名。元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明成化十一年 (1475) 复置。清属汝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③清雍正七年 (1729) 置,属宁夏府。治所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宝丰镇。乾隆三年 (1738)废。
简称春江。在浙江中部。钱塘江干流之一段。上起桐庐县桐庐镇,接桐江,下迄萧山市闻家堰,连钱塘江。《清一统志· 杭州府一》: 富春江“自桐庐经富春入钱塘江”,故名。唐罗隐有 《秋日富春江行》,宋陆游有 《
东汉改郻县置, 属巨鹿郡。 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一》: “光武击铜马于。” 即此。 北魏移治今深州市西旧州, 属巨鹿郡。北齐改为安国县。
在今湖北鄂州市东。三国吴黄武二年(223)建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寿昌军:安乐宫“在武昌吴王城中。黄龙吴徙建业。赤乌十年始移武昌材瓦缮丹阳南宫。旧传宫中古瓦澄泥为之,可以为砚,一瓦值万钱”。三国吴黄武二
清置,属泌阳县。即今河南社旗县东南四十六里饶良乡。在河南省社旗县东南部。面积54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饶良,人口2360。地处饶良河与小泥河交汇处的槽形平原,三面环水,土地肥沃,物产
在今安徽颍上县城南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八里河“其上流曰东西二柳沟。自阜阳县界流入,又东南入淮”。
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竹林港在“县西六十里。地多竹。元大德中,江水决于此。为堤防要口。盖与公安接境处也”。
即今甘肃兰州市和榆中县境之大通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金县: 浩亹河 “源出马寒山峡中,东流入黄河,亦曰阁门河。有阁门河桥,在县南门外。按 《汉志》,浩亹水出塞外,东至允吾入湟水,盖名同而实非也”。
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平洞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淳安县: 威平洞在 “县西七十里,一名青溪洞,一名帮源洞。宋宣和二年,贼方腊据此作乱”。
①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妫水河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统和十年(992), 圣宗“猎儒州东川”,即此。②唐代“剑南东川”的简称。③指今四川东部地区。范围大致有今万源、宣汉、达县、渠县、武胜、大足、荣昌、江津、
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。明成化《中都志》卷4:临淮县有小溪店。清光绪《凤阳县志》卷2:小溪集“在县东北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