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宜章县

宜章县

北宋太平兴国初以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章县置,属郴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宜章县。元属郴州路。明属郴州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在湖南省东南部,毗邻广东省。属郴州市。面积 2086 平方千米。人口55.5万。辖11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为郴县地。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)萧铣析郴县南境置义章县,治今县西南部黄沙乡堡城村,属桂阳郡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废,次年复置。长寿元年(692年)分义章县北部置高平县,治今城关镇,属郴州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废高平县,并徙义章县治于今城关镇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避太宗赵光义讳,改名宜章县,沿袭至今。元属郴州路。明属郴州。清属郴州直隶州。1914年属衡阳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郴县专区,1951年属郴州专区,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。1954年属郴县专区,1960年属郴州专区。1968年属郴州地区,1994年属郴州市。地处南岭山地中南部,地形以山地为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森林资源丰富,是湖南省重要林业县,林产主要有松、杉、油茶和南竹。农产有稻、甘薯、棉花、苎麻、花生、烟草等。矿产有煤、钨、锰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水泥、氮肥、鞭炮、陶瓷、制糖、酿酒等。京广铁路纵贯南北,其支线白杨、坪梅铁路横贯中部。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、汝嘉公路从县城交叉穿过。乡镇均通公路。纪念地有宜章年关暴动旧址、邓中夏故居。名胜有蒙岩、艮岩、三仙洞。还有莽山国家级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子岭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晴隆县西南沙子镇。

  • 希水县

    古县名。又称希水左县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湖北省浠水县。属西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名兰溪县。

  • 光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业初为弋阳郡治。唐武德三年(620)为光州治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期思县,寻复为光山县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2)复置。清

  • 马踶冈

    在今江西寻乌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长宁县:“本安远县地。万历四年,抚臣江一麟讨平黄乡保贼巢,奏置。明年筑城于马蹄冈。”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马踶冈“在长宁县治南。由城西环抱西北”。

  • 穿山驿

    明置,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马平县: 穿山驿,“马驿也。有穿山堡”。清置穿山巡司于此。

  • 云阳州

    元至元年二十年(1283)升云安军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。明洪武六年(1373)降为云阳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升云安军置,省云阳县入州。治今重庆市云阳

  • 环带江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环带江 “在 (罗番长官司) 司治南。又司治北有罗番河,流合环带江。又有小水河,在司东五里,亦流合而入都泥江”。

  • 郪江岩墓群

   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。古郪县遗址附近有汉代岩墓千座。东北郪江,沿江两旁山坡上,岩墓密如蜂房,有 “汉墓之乡” 的美誉。墓壁上有各类人兽浮雕,虽粗犷而生动。

  • 大赕

    唐南诏置,属永昌节度。治所在广荡城(今缅甸葡萄)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坎底坝子一带。南诏置。确址不详,一说今缅甸密支那以北,迈立开江以西,龙板城一带平原。《蛮书·山川江源》:“过金宝城以北大赕,周回百余里,

  • 裸人国

    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。为古代自马六甲海峡至印度、斯里兰卡海道之重要泊所。唐僧人义净于咸亨三年 (672) 赴印度,曾经此。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卷下: 末罗瑜国 “复停两月,转向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