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定襄郡

定襄郡

①西汉高帝六年 (201) 分云中郡地置,治所在成乐县 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和林格尔、清水河、卓资、察哈尔右翼中旗等地。东汉移治善无县 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缩小,仅有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及山西右玉县地。东汉末废。

②隋大业初改云州置,治所在大利县 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和林格尔、武川、卓资等市县地及清水河县部分地。唐初废。

③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忻州置,治所在秀容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忻州。


(1)西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分云中郡东部置,治成乐县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以北的卓资、和林格尔、清水河等县一带。东汉移治善无县(今山西右玉县南),辖境西北缩小,仅有今清水河县;东南扩展,包有今山西省右玉县及旧平鲁城一带。东汉末废。(2)隋大业初改云州置,治大利县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、和林格尔、卓资、武川等市县地。隋末废。(3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忻州置,治秀容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忻州、定襄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为忻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慈谿县

    明永乐十六年 (1418)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,属宁波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复改谿为溪。

  • 陂山

    即坡山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陂山“在南海县城内西南隅。高三四丈,其阳有穗石洞。相传五羊仙人持谷穗至此化为石, 因名”。

  • 八角堡

    即今山西神池县西北六十里八角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八角堡“(明)弘治二年筑,万历十五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”。嘉靖二年(1523)于此建八角守御千户所。即今山西省神池县西北八角镇。明弘治二年(148

  • 广定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为蒲原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蒲江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恭帝置,治今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。为蒲原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名蒲江县。

  • 达木永隆山

    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达木永隆山“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泉鸠水

    一名全鸠涧水、全节水,即今河南灵宝县西部之鸠水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 “太子之亡也,东至湖,臧匿泉鸠里。” 唐颜师古曰: “泉鸠水在今阌乡县东南十五里,见有戾太子冢,冢在涧东也。” 《水经·河水注》:

  • 忠义中卫

    明永乐元年 (1403) 置,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。后废。明永乐初置,治今河北省遵化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省。

  • 钱仓镇

    清置,属平阳县。即今浙江苍南县东钱库镇。在浙江省平阳县中南部,南濒鳌江。面积37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钱仓,人口3400。清乾隆《平阳县志·古迹志》:钱仓“以石罅中有钱流出,故名;一

  • 安砂镇

   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北安砂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、九龙溪下游。面积3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砂,人口970。因淤沙固岸,故名。明时已有安砂镇。1957年设安砂乡,19

  • 千步沙

   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海岸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千步沙在东海滨, 自几宝岭至飞沙岙约五里许,循山为玉堂街,沿海为千步沙也。每海潮拍岸,浪高数十丈,来如飞瀑,止如曳练,遇大风激荡则雷轰雪涌,眩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