宕昌
西羌别种。地当今甘肃南部西汉水与白龙江流域。《魏书·宕昌传》: 宕昌羌梁懃自称王,“其地自仇池以西,东西千里。席水以南,南北八百里。地多山阜,人二万余落”。北周保定四年 (564) 大将军田弘讨灭之,以其地为宕州。
(1)古族名。原为汉西羌的一支,在今甘肃省白龙江上游一带。北周灭其国,天和元年(566年)于宕昌地置宕州。(2)即宕州。在今甘肃省宕昌县。蒙古太宗八年(1236年)按竺迩破宕昌,即此。明在此置驿。
西羌别种。地当今甘肃南部西汉水与白龙江流域。《魏书·宕昌传》: 宕昌羌梁懃自称王,“其地自仇池以西,东西千里。席水以南,南北八百里。地多山阜,人二万余落”。北周保定四年 (564) 大将军田弘讨灭之,以其地为宕州。
(1)古族名。原为汉西羌的一支,在今甘肃省白龙江上游一带。北周灭其国,天和元年(566年)于宕昌地置宕州。(2)即宕州。在今甘肃省宕昌县。蒙古太宗八年(1236年)按竺迩破宕昌,即此。明在此置驿。
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共产党员、革命志士的监狱。初设在贵州息烽县城内,1939年夏起迁至猫洞和玄天洞。猫洞在县城南阳朗坝,为一天然溶洞,洞口宽15米、高4.3米。洞内40余平方米为审讯室,洞深2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置巡司于此。后移治小榄村(今小榄镇),改名香山巡司。
在今四川资阳市北沱江西岸昆仑乡墨池坝。《元和志》卷31资阳县:“王褒墓在县西北十五里。褒,资中人也。宣帝使祠金马、碧鸡,道病死。”
在今河北霸州市境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惠文王二十一年 (前278),“赵徙漳水武平西”。二十七年 (前272),“徙漳水武平南”。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 “武平亭今名渭城,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二里。”
在今河南尉氏县南。《穆天子传》 卷5: “天子饮于洧上……钓于渐台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开封府一》: 渐泽 “在洧川县北二十里。广四里。……今名指泽陂”。
北周保定初置 (一说隋开皇三年),为高渠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十六里。隋大业三年(607) 废。
一作青树坪。即今湖南双峰县西南三十八里青树坪镇。旧属湘乡县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湘乡县图: 县西南有清水坪。
俗名南屯。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。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。1948年命名为“巴音托海”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河套”。1958年后为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。
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。隋废。
在今安徽霍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东石门山“在县东十里。又西石门山,在县西三十里。皆两山相对, 中为狭径, 如门之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