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固县

安固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安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《寰宇记》卷99瑞安县:“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。”东晋太宁元年(323)属永嘉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东嘉州。后属温州。天复三年(903)改为瑞安县。

②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置,属伏虞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十三里安固乡群力村。《寰宇记》卷139良山县:安固县“取安静永固为名”。北周为蓬州治。隋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复为蓬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良山县。

③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宛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。八年(625)废入南阳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安阳县改名,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北西岙一带。因县境安固山得名。属临海郡。东晋太宁元年(323年)迁治今瑞安市。属永嘉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年)省入永嘉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置,属东嘉州,寻又改属括州。唐天复三年(903年)钱镠奏改名瑞安县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。属伏虞郡。北周为蓬州治。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改为良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世柏镇

   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五十里胡世柏镇。清余名芳 《黄梅兵事续记》 云: 咸丰八年 (1858) 二月,清 “设陆运局,由新开、胡世柏、孔垅、濯港、县市至停前镇办理”。

  • 台子寺

   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二十里。相传为十六国西凉李暠所筑台基。后人建寺其上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 引《行都司志》:“明洪武五年冯胜定河西,置高台站,因西有台子寺为名。”

  • 下蒲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巴渠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马渡乡(马渡关)。北周属三巴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入东乡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南石州。八年(625)又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四川省宣汉县西北

  • 汝阳道

   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,属河南省。治信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、沙河、洪河、维河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,治信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属河南省。辖信阳、南阳、

  • 泸州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泸州 (今四川泸州市)。成化四年 (1468)迁宋江渡 (今四川兴文县)。清康熙二十四年 (1685)废入泸州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于泸州

  • 北辰山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北辰山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高耸若拱北辰。上有岩,岩侧有十二龙潭”。王闽时为北镇。②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元府》:北辰山“颇高耸。相近又有五

  • 章安县

    东汉初改回浦县置,属会稽郡,并为会稽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。三国吴为临海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台州。八年废。古县名。东汉建武初(一说

  • 尚河

    雅鲁藏布江支流。即今西藏南木林县东南香曲。上游娘热曲和仁堆曲汇流后,称尚河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雅鲁藏布 “江水又东北,有尚河自北来会,水亦曰商河。源出西北绛札拉山,东南流,有造索克布山水西来

  • 鼎州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凤林郡置,治所在弘农县 (即今河南灵宝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6: “因鼎湖以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河南西部灵宝,栾川以西,伏牛山以北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②唐天授二年

  • 皂口站

    又作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万安县东南赣江西岸皂口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又称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。属吉安路。明改名为造口,置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