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娄底市

娄底市

即今湖南娄底市驻地。旧属湘阴县,清置巡司于此。1960年始于此置娄底市。


在湖南省中部。面积8107平方千米(市辖区428平方千米)。人口403.8万(市辖区41.2万)。辖娄星区及冷水江、涟源2县级市和双峰、新化2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娄星区。明、清为长沙、宝庆府地。1914年属湘江道,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解放初东部属益阳专区,西部属邵阳专区。1952年属邵阳专区,1968年属邵阳地区。1977年析邵阳地区北部置涟源地区,地区行政公署驻蓝田镇。1978年地区行政公署迁娄底镇,1980年娄底镇改娄底市(县级)。1982年底涟源地区改名为娄底地区。1999年撤销娄底地区和县级娄底市,改设地级娄底市;原县级娄底市改置娄星区;原娄底地区辖县划入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。东部涟水自西向东注入湘江,西部资水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小麦、甘薯、油菜籽、柑橘、花生、茶叶、黄花菜、烟草、辣椒等。林产有杉、松、楠竹等。特产有永丰辣酱、新化苡米。矿产有煤、锑、锰、铁、锌、铜、金、石膏、大理石等。工业产品以钢铁、原煤、焦炭、水泥、化肥、锑为主。冷水江市锡矿山有“世界锑都”之称。原煤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。涟钢是全省第二大钢铁基地。小五金、瓷器、皮革制品、机制纸等产品畅销国内外。洛湛铁路横贯南北,湘黔铁路横贯东西,在娄星区与娄邵铁路呈“十”字相交,潭邵高速、娄涟等高级公路分别经过娄星区。320、207国道分别经过双峰、涟源,1808、1810、1821、1822、1838、1847等六条省道贯穿境内。资水航道新化至琅塘段为柘溪大坝回水变化区,常年可通行15~20吨级船舶,汛期可通行200吨级船舶,琅塘以下为库区航道,常年可通行300吨级船舶。涟水部分通航。纪念地有天华亭、蔡和森纪念馆、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。名胜古迹有波月洞、北塔、黄巢山。1993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娄底市为森林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义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小溪县置,为东遂宁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。北周为石山郡及遂州治。隋大业初为遂宁郡治。唐武德初为遂州治。天宝初为遂宁郡治。乾元初为遂州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复改为小溪县

  • 荆宜道

    1921年由荆南道的宜昌、江陵、公安、石首、监利、松滋、枝江、宜都、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五峰、秭归十三县及襄阳道的荆门、当阳、远安三县合置,属湖北省。治宜昌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、五峰

  • 荆门山

    ①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四十四里长江南岸,与北岸虎牙山相对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 建武九年 (33),“公孙述遣将田戎、任满据荆门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东历荆门、虎牙之间。荆门在南,上合下开,暗彻

  • 昆山

    即坤山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,东平湖西岸。山上有马跑泉。古山名。即今昆仑山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昆(崑)山之玉不出。”

  • 禹会村

    又名禹墟、禹村冈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涂山下。北宋苏轼 《濠州七绝》 自注: “下有鲧庙,山前有禹会村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昆 (崑) 都山

   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三水县 “白塔冈” 条: 昆都山 “即三水镇也,宋置斥堠于此。广州参谋刘领擒海盐盗綦毋谨和尚于三水镇,是也”。

  • 七布寨

    在今四川红原县东南。清置七布寨土百户。

  • 胪滨县

    1913年改胪滨府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1934年日占期间改设满洲里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胪滨府裁府改县,治满洲里(今内蒙古满洲里市)。1942年撤销,改置满洲里市。

  • 南陵

    又名见子陵。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6: 南陵 “在霸陵南,故曰南陵”。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,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。崤有二陵,南陵为夏后皋之墓

  • 雅安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雅安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雅州: 雅安驿 “在州治东。马驿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