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卫特别区
1938年威海卫行政被日军侵占后,改设威海卫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。后废。
1938年威海卫行政被日军侵占后,改设威海卫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。后废。
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四十里鸿声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金匮县图: 东南有鸿声里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东南有 “鸿声里镇”。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改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置,属播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省入瓮安县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旧州草塘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瓮安
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西五台县城西南四十四里李家庄西侧。寺的创建年代不详。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,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 (782)。会昌五年(845),武宗敕令 “灭法”,我国佛寺大都被毁,因南禅寺地处偏僻,幸免
北魏皇兴三年(469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,后徒治今朔州市东南。寻废。北魏皇兴初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同、朔州、左云、山阴等市县地。皇兴三年(469年)徙治今朔州市东南
又名秀邸园。南宋临安 (今浙江杭州) 私家园林之一。据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6 《园馆》 载: 择胜园 “在钱塘门外。元 (原) 有刘家小园,并观音庵,在后九曲墙下。绍定三年,嗣秀王创造,今上皇帝御书择
唐置,属羁縻庄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时置,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西,为候州治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、崇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崇义县:红桃岭在“县东南六十里,与南康县接界。旧为险要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红桃岭“在南康县西北八十里,接崇义县界。有水入江”。
亦名济水、泲水。即今河北赞皇、高邑、柏乡县境之泲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房子:“赞皇山,(石)济水所出,东至廮陶入汦。”其下游历代屡有变迁,已非故道。
唐大历七年 (772) 析顿丘、昌乐二县地置,属澶州。治所在清丰店 (今河南清丰县西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,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。” 北宋庆历四年 (1044)徙治德清军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