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陵山
在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1曲阜县:女陵山,“相传秦始皇东巡,女死葬于此山,因名。今山顶墓陵存,其山多美石”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1曲阜县:女陵山,“相传秦始皇东巡,女死葬于此山,因名。今山顶墓陵存,其山多美石”。
①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江县:马衔山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其南有金花岭,攀跻而上,高百余仞,众山环列,莫计远近。顶有巨石,泉流石隙,如马受勒,山因以名。其泉下注,为上、中、下三龙潭,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兴文县: 都都砦 “在县东南,亦蛮据险处。《志》 云: 砦为九丝左壁,险比凌霄,而广袤过之。万历初,官军攻克凌霄城,进攻都都砦,砦旁有蓝
即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朝天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安溪县 “翠屏山” 条下: “又西北六十余里有朝天山,以势若插天而名。上有天宁岩。”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兴安县置,为利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2绵谷县: “因县东南绵谷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义城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利州治,天宝元年(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归州安抚司置,治所在秭归县(今湖北秭归县西北旧州河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、 巴东、兴山等县市地。十六年(1279)降为归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归州置,治秭归县(今属
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依德尔莫格西南。
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李密从杨玄感被执,“行至魏郡石梁驿,饮防守者皆醉,穿墙而逸”。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既败,李密被锁送
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。怒语“打拉”意为胜利。藏语称菖蒲桶,“菖蒲”为一层层,“桶”为平地,意即层层平地。1916年为菖蒲桶行政委员驻地。1919年菖蒲桶行政区移治茨开。
①即武水。又名武溪。古名虎溪。又名武阳溪。源出今湖南临武县西北,东流经宜章县,入广东乐昌县,至韶关市,南流为北江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武溪水又南入重山,崖峻险阻,崖岭干天,交柯云蔚,霾天晦景,谓之泷中
即今江苏吴县西光福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部,西临太湖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光福,人口 6000。镇以古诗“湖光十色,洞天福地”命名。1949年为光福乡,195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