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阴县
西汉改汝阴县置,属汝南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。东汉改为汝阴县。
见“汝阴县(1)”。
西汉改汝阴县置,属汝南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。东汉改为汝阴县。
见“汝阴县(1)”。
在今浙江奉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市河在“县东南五里。亦曰新河,又曰新渠,唐陆明允导大溪水由资国堰注市桥河,东折而北出,绕流六十里,至县北三十六里东耆堰,接奉化江,灌田至数十万”。明末清初堙
①即清明门。汉长安城东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南玉女村北。王莽改名宣德门。②北宋东京 (今河南开封市) 皇城中南门,为正门。一称宣德楼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“宋初,依梁、晋之旧,名曰明德,太平兴国三
又名河阳镇。即今河北定兴县南十里北河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定兴县图:南有北河店。
在今江苏金坛市南五里。宋 《嘉定镇江志》 卷6: 顾龙山 “下瞰思湖龙荡,高不能五六丈,而巨石盘亘,瞰平湖数千顷,湖之旁山者居民占植芙蕖,界以菰蒲,如错锦绣,暑风至则荷香与偕,若非凡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南北朝时吐谷浑置,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。一说在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。《南齐书·河南传》:“大戍有四,一在清水川,一在赤水,一在浇河,一在吐屈真川,皆子弟所治。”
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。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 承圣元年 (552),“湘江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”。即此。唐置渌口戍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又称渌口戍。即今湖南省株洲县驻地渌口镇。自古为军事交通
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一说在今古浪县境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 东晋太元元年 (376),前秦将苟苌、梁熙等攻前凉,前凉将 “马建惧,自杨非退还清塞”。即此。今地不详,约在甘肃省古浪县境内。东晋太元元年
①即古东陵川水、紫河。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之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紫河“在和林格尔地。蒙古名五蓝木伦”。上游有二水:北为凉城县之宁远水;南为山西右玉县之兔毛河,二水在杀虎口外,和林格尔县东南
西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。始见于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有二义,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;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,包括今亚洲中西部、印度半岛、欧洲东部及非洲北部等地。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。
①东汉建安二十年 (215) 置,治所在九原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、五台、盂县、定襄县及原平县东部与代县东南部地区。西晋元康中改晋昌郡,后复改新兴郡。北魏永安中改永安郡,移治定襄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