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齐庙
即“伯夷庙”。
即“伯夷庙”。
又名句曲山。即今江苏西南部茅山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延陵县:“茅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三茅得道之所,事具《仙经》,不录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镇江府:三茅山“汉有咸阳三茅来治,故名茅山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海康县:吉斗山“在府西北四十里。山尖盘道三十里,形如盘斗,因名”。
东汉改梁父县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。西晋复为梁父县。东汉时改梁父县置,治今山东省新泰市西。属泰山郡。西晋时复改梁父县。
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北保江村。旧属融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东北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感恩县有感劳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琼州府: 感劳山 “在感恩县北一十里。宋时大军平黎,至此秋毫无犯,土人感其德而劳之,故名”。
即今浙江慈溪市东五十二里施公山村。元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七十里石井镇。元置巡司于此。(1)在福建省南安市南部,南临东海与金门岛一水相隔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6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井,人口 6350。境内白鹤山下一口天然石壁水井,泉水甘甜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,位于隐波暗沙西南约3海里。为一马蹄形环礁,长17公里。礁湖水深4—11米,西北端有水深5米的礁滩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海安礁。
在今湖南桂阳县北九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1桂阳军: 宫市县城 “在平阳县北九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桂阳州 “晋宁城” 条下: “又宫市城,在州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东晋置县,寻废。今正史不载。或
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岷江边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 朝阳崖 “在宜宾县十里。其山石皆赭色,朝阳始升,远望若虹霓绛绡,俗谓之有赤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叙州府宜宾县: 朝阳崖在 “府西北二十里。一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