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厅
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4年1月)置,属镇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。1912年改为太平县。
②清嘉庆七年(1802)升太平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。道光元年(1821)降为太平县。
(1)清嘉庆六年(1801年)升太平县置,治今四川省万源市。属四川省。为直隶厅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万源市、重庆市城口县等地。道光元年(1821年)复改为县。(2)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太平洲(今江苏扬中县)。1912年改为县。
①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(1904年1月)置,属镇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。1912年改为太平县。
②清嘉庆七年(1802)升太平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万源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源市及城口县。道光元年(1821)降为太平县。
(1)清嘉庆六年(1801年)升太平县置,治今四川省万源市。属四川省。为直隶厅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万源市、重庆市城口县等地。道光元年(1821年)复改为县。(2)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太平洲(今江苏扬中县)。1912年改为县。
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七十五里拐磨子满族朝鲜族镇。为通通化县孔道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怀仁县图: 北有拐磨子。
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罕鄂尤特东南。
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临门寨 “在县东二百里海头。宋置,元废”。
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六十里大枪岭下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西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)分淮南王国置,都舒县(今安徽庐江县西南)。景帝四年(前153)徙庐江王为衡山王。武帝元狩初,衡山国除,以旧名改衡山王国为庐江郡。
即望海台。汉武帝时置,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清河“枝津右出焉,东径汉武帝故台北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,南北有二台,相去六十里。基高六十丈,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”。又
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六冲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毕节卫七星关后千户所:“有七星关河,亦曰可渡河,源出四川乌撒府,即北盘江上流,七星关在其上,下流入云南沾益州界。”
一作哈弼察克。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东南。清为新和硕部游牧地。
又称西土默特。清置,属卓索图盟。旗府驻地在黑城子(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)。简称土右旗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、黄河北岸。属包头市。面积2284平方千米。人口34.9万,有蒙古、汉、满、回等民族。辖3镇、
①在今山西绛县西北,与曲沃县接界。《水经·浍水注》: “ (绛) 水出绛山东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41绛县: 绛山 “山出铁,亦名紫金山。……绛水出其谷内”。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