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长镇

天长镇

①在今河北平山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三月,“李克用、王处存合兵攻王镕,癸丑,拔天长镇”。胡三省注:“天长镇,在滹沱河东。”即此。

②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里城关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二年(893)二月,李克用进兵攻王镕,“败镇兵于平山。辛巳,攻天长镇,旬日不下”。即此。元以后井陉县迁治于此。


在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城内村,人口4870。为县内最大集镇。唐名天长镇,为天长军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年),李克用与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合兵攻成德节度使王镕,“拔天长镇”,即此。宋后历为井陉县治。1953年设城关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,1987年改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柿子、红枣、核桃等。有建材、陶瓷、纸箱等厂及煤矿。石太铁路、石太高速公路、307国道、平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清建绵河大石桥、古长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孟镇

    ①即今河北霸州市北十八里南孟镇,北接固安县。为往来孔道。明嘉靖 《霸州志·舆地志》市廛: 有南孟店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霸州图:北有南孟镇。②即今河北藁城市北二十四里南孟镇。清康熙《藁城县志》

  • 东渭桥仓

    即渭桥仓。唐咸亨三年(672)建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八年(792),陆贽上言,“令糴米以补渭桥仓之缺数”。胡注:“渭桥仓,即东渭桥仓。”

  • 朝歌

    商代帝乙、帝辛 (纣) 别都。即今河南淇县。西周为卫国都。春秋属晋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齐侯伐晋,取朝歌”。战国为魏邑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景湣王二年 (前241),“秦拔我朝歌

  • ①周王城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四年 (前549),“齐人城郏”。杜注: “郏,王城也。”②春秋郑邑。后属楚。即今河南郏县。《左传》:昭公元年(前541) “冬,楚公子围使

  • 鹊头

   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 泰始二年 (466),“刘胡率轻舸四百,由鹊头内路,欲攻钱溪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承圣元年 (552),王僧辩讨侯景,二月 “使侯瑱袭南陵、

  • 松潘厅

    清雍正九年 (1731) 改松潘卫置,属龙安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。乾隆二十五年 (1760)升为直隶厅,属四川省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盖、南坪、松潘、红原、阿坝、壤塘等县及青海久治、达

  • 桂原山

    亦作桂源山,又名桂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9曲江县: “桂山多菌桂。有越岭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90韶州: 桂山“在曲江县西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 桂原山在

  • 清平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置,属平越卫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。弘治七年(1494) 改为清平县。

  • 罗㬋岭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, 群峰环列, 形势陡峻,是去潭柘寺必经之地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 游潭柘寺路过此岭, 作 《御制过罗㬋岭诗》一首。

  • 固留镇

    金置,属平阴县。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