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河县

天河县
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粤州(后改名宜州)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下里乡旧县。元和八年(813)移治龙水县古波里(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北四十里)。北宋时移治县北思农镇江浒(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)。大观元年(1107)废。靖康元年(1126)复置。南宋嘉熙元年(1237)迁治高砦(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)。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属庆远府,洪武二年(1369)迁兰石村,正统七年(1442)迁甘场村(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),嘉靖十三年(1534)迁福禄镇(今宜山县西北福禄村),万历十九年(1591)迁今天河乡。1952年与罗城县合并为罗城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下里,元和八年(813年)移治今罗城天河镇北。属粤州。后属宜州。北宋时又移治今天河镇西北十里。大观元年(1107年)改属融州。靖康元年(1126年)复属宜州。南宋嘉熙元年(1237年)又迁治今天河镇西。属庆远府。明正统七年(1442年)迁至今罗城西甘场村,嘉靖十三年(1534年)又迁治今宜州西北福禄村,万历十九年(1591年)始迁治今罗城西南天河镇。仍属庆远府。清因袭。1952年撤销,设立三江侗族自治区(1955年改设自治县)。(2)旧县名。1959年以称多、治多二县各一部置,治卡隆云(今青海称多县北)。1962年撤销,分别划归称多、曲麻莱二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伯莒

    又作柏举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。《公羊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十一月,“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,楚师败绩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柏举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。春秋末期,吴、蔡联军曾大

  • 木刀沟

    在今河北新乐市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8新乐县:木刀沟“在县东南二十四里。沟旁人姓木名刀,因为名”。《水经注》以滋水东流至行唐县(今河北行唐县东北故郡)之鹿水,称为木刀沟,下游入滹沱河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一

  • 金塘山

    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部之金塘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金塘山 “在县东南海中约百里,半潮可到。山周环二百里。旧为昌国县之金塘乡,明初徙民入内地; 嘉靖中倭夷窃据,参将卢镗击败之”。金塘

  • 河沥溪镇

    今安徽宁国县治河沥溪镇东部。明嘉靖 《宁国县志》 卷2市镇: 河沥溪市在 “县东五里”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 卷27: 宁国县有河沥溪镇。

  • 伦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德保县东南。北宋属邕州右江道。元废。

  • 九支县

    北宋大观三年(1109)置,为纯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。宣和三年(1121)改为九支城。古县名。北宋大观三年(1109年)置,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九支镇。为纯州治。宣和三年(11

  • 白泉山

   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崇阳县:白泉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余里,泉流不竭。宋张詠为令尝凿山引水以灌田,后屡修治,至今为近郭之利”。

  • 五胜山

   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永丰县:五胜山“在县南百里。五峰高耸,山麓有石龟,水流其下”。

  • 森格尔池

   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西北之松克尔湖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松库尔淖尔。

  • 秋苇川堡

    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