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龙溪
沅水支流。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:大龙溪“源出罗公山。又有小龙溪,出县(治今黔城镇)东南九十里之柘木隘。二溪水脉相通,皆流入于沅水”。
沅水支流。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:大龙溪“源出罗公山。又有小龙溪,出县(治今黔城镇)东南九十里之柘木隘。二溪水脉相通,皆流入于沅水”。
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南四十里浪窝口。清于此设千总驻守。
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谷圩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封川县:谷墟水“在县(今封川镇)东十三里。源出麒麟山,流入西江”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新市县置,属九门县。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五年 (810),“诸军讨王承宗者久无功,白居易上言,以为 ‘河北本不当用兵,今既出师,承璀未尝苦战,已
①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青白口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柏山 “在府西北清白口社,山四旁多产柏,故名。上有寺,亦以柏山名”。②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行唐县: 柏山在 “县西北三十五
夏、西周方国。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寒浞“处浇于过”。杜注:“东莱掖县北有过乡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过乡亭在莱州掖县西北二十里。”古国名。猗姓。寒浞封其子浇于此
即今广西鹿寨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永福县: 西南 “鹿寨有汛。县丞驻鹿寨”。1952年于此设鹿寨县。
古都邑名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。秦孝公十二年 (前350) 筑城,并将国都自栎阳迁此,因置咸阳县。据 《三秦记》: “在九嵕山南、渭水北,山水俱阳。故名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
①在今山东济南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二》:长春观“在历城县西。邱处机修真处。殿后一洞,蜿蜒数十里。一名大庵”。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,双峰山南麓。始建于元。因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命名。多次重建
即今广东中山市西北七十里小榄镇。清置香山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廉州路置,后属广东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合浦县)。七年(1374) 降为廉州,十四年 (138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、灵山诸县及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