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谷
一作太谷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太谷通其前。”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置关于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载曹植诗:“大谷何寥廓,山树郁苍苍。”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张公大谷之梨。”即此。
一作太谷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太谷通其前。”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置关于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载曹植诗:“大谷何寥廓,山树郁苍苍。”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张公大谷之梨。”即此。
①明置,属景东府。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。②明置,属昆明县。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: 板桥驿在“府东三十里。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。明初沐英等征云南,师至板
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灵石县: “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即太岳。下有五龙泉,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。”
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。建于五代吴越末期。用白石雕砌而成,八面九层,仿木构楼阁式建筑。顶部为铁塔刹。每层由塔身、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。塔基须弥座的束腰上刻佛经,塔身壶门两侧浮雕佛、菩萨
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礼社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西北有礼舍(镇)。
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之还乡河,为蓟运河支流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“鲍丘水又东,巨梁水注之。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,西南流径观鸡山,谓之观鸡水,……巨梁水又南,径土垠县故城西,……又东南,右合五里水……乱流入
又名临渠城。石赵所置,因临泃水而名。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泃河“又东南径临泃城北,屈而历其城东,侧城南出”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临泃县于此。
清道光二十年 (1804) 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北七十里保安藏族乡北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同治末,越嶲彝族反,“前锋罗应旒出清溪,抚大树堡、左右王岭各土司,进驻保安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龙旧镇。清同治《广东舆地图说》卷2:番禺县东北郭塘堡“有龙旧市,北界花县”。
唐武德元年 (618) 修建,在今陕西武功县 (普集镇) 西南渭河北岸。六年 (623) 改名庆善宫。
①在今江西临川市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绣毬山 “在府南八十里。蜿蜒盘礴,北为高田山,南为洞原岭,西跨宜黄县界,以形似名”。②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 绣球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