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甘
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南兄弟岛桔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又见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9“西洋针路”。
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南兄弟岛桔屿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又见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9“西洋针路”。
本名张泾堰。俗称张堰。又名赤松里、留溪、张溪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张堰镇。宋在此置堰,以捍柘湖入海之水。元设浦东场。明初置金山巡司及税课局于此。清设把总驻守。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。面积35.1平方千米
清光绪二年(1876)改木兰围场置,属直隶承德府。治所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东南二道沟。光绪六年(1880)迁治县东克勒沟。1913年改为围场县。清光绪二年(1876年)以承德府的围场置,治今河北
一名越支社。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。盛产盐。清于此置盐场,并设盐大使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二》: 越支盐场 “东接济民,西北至斗沽,接宝坻县芦台场,广袤二百四十里”。民国初并入芦台场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香楠山 “在府治前。楠亦作柟,先时山多柟木,因名”。
在今甘肃武威市北门外二里雷台湖。古名灵均台,台上建雷祖观,因名雷台。台为夯土台,高8.5米,南北长106米,东西宽60米。今台上有雷祖、三星两殿及东西配殿。清乾隆 《武威县志》 卷1: “灵钧台,城北
①唐垂拱三年 (687) 置,治所在卢阳县(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。后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凤凰县、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铜仁县地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锦州: “以州理前溪,水多文
①南朝宋孝建元年 (454) 置,治所在夏口城 (后称郢城。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以下的汉江流域,监利、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沅江流域以北地区。其后逐渐缩小。隋开皇九年 (589
又作叴由、仇首、仇由、厹由。春秋国名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知伯之伐仇犹,遗之广车,因随之以兵,仇犹遂亡。”即此。即“仇由”。
①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江县:马衔山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其南有金花岭,攀跻而上,高百余仞,众山环列,莫计远近。顶有巨石,泉流石隙,如马受勒,山因以名。其泉下注,为上、中、下三龙潭,
一名剑河。在今贵州都匀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都匀府:邦水河“自邦水司流入,南流为都匀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