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夏鲁寺

夏鲁寺

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四十里。北宋元祐二年 (1087) 创建。藏语意为 “新生草芽” 或 “”。元时把持夏鲁寺政的地方势力阶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,夏鲁为西藏十三万户之一。14世纪中叶,阶氏家族迎请当时喇嘛教著名僧人布顿·仁钦珠主持寺务,对寺庙又加以重修扩建。后以夏鲁寺为中心,创立了喇嘛教的夏鲁派,又称布顿派。主要建筑为大殿,木架结构和斗拱具有元代风格,是一座藏汉建筑的混合体。寺内还保存有元代壁画和八思巴文文告等珍贵文物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东南。北宋元祐二年(1087年)由藏传佛教僧人杰尊喜饶迥乃兴建。元时,把持寺政的地方势力杰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,夏鲁为西藏十三万户之一。14世纪中叶,杰氏家族迎请当时藏传佛教著名僧人布顿·仁钦朱主持寺务,寺又重修扩建。后以夏鲁寺为中心,创立了藏传佛教的夏鲁派,又称布顿派。共有4个扎仓。主要建筑为夏鲁大殿,木架结构和斗栱、玻璃瓦顶、吻兽砖饰等具有元代建筑风格,是一座藏汉建筑的混合体。寺内保存有珍贵的元代壁画、贝叶经和多张八思巴文文告。文告都是当年萨迦法王在接受了元朝皇帝敕书以后,转发给西藏各地的命令和通知,史料价值十分珍贵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汇阁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大观堂。清乾隆间建以藏《四库全书》。咸丰间以兵燹毁。

  • 李唐州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属土蕃等路宣慰司。治所在李唐城(今四川理塘县)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五年,“六月乙卯,改西蕃李唐城为李唐州”。明置理塘宣抚司。元至元十五年(1289年)改李唐城为州,治

  • 蓟运河

   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 蓟运河 “在宝坻县东三十里。其上流为梨河,发源迁安县之三屯营、芦儿岭; 一自蓟州之沽河; 一自三河县之泃河,至县东北三岔口合流,俗名潮河,亦名运粮河,又名

  • 永国渠

    在今河南邓县北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,张商英言献议者请开穰县永国渠,引湍水灌溉民田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北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张商英言献议者请开穰县永国渠,引湍水灌溉民田,即此。

  • 沪渎垒

    又名沪渎城、袁山松城。东晋时的海防要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虞潭传》:东晋咸和中,“修沪渎垒,以防海沙”。又《孙恩传》:隆安四年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,缘海备恩”。

  • 龙泉河

    大石河支流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龙泉河“源自房山县大安山下,西南流与琉璃河合,河宾有金盘宁宫”。

  • 信江书院

    即紫阳书院。在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改紫阳书院为信江书院。

  • 蔚茹水

   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萧关县: 蔚茹水 “在县之西。一名葫芦河。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”。《新唐书·牛僧儒传》: 吐蕃 “赞普牧马蔚茹川,若东袭陇坂,以骑缀回中,不三日至咸阳桥”。《宋史·

  • 女儿山

    俗名石鸡山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轨“隐于宜阳女几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西晋张轨少时曾隐居于此。

  • 安门

    又称鼎路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。汉惠帝时建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,亦曰鼎路门,北对武库。王莽更名曰光礼门显阳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