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狼山
在今云南巧家县东部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 注引 《南中志》: 朱提县 “西南二里有堂狼山,多毒草,盛夏之月,飞鸟过之,不能得去”。按,据 《水经·若水注》,堂狼山当在朱提西南二百里。
在今云南巧家县东部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 注引 《南中志》: 朱提县 “西南二里有堂狼山,多毒草,盛夏之月,飞鸟过之,不能得去”。按,据 《水经·若水注》,堂狼山当在朱提西南二百里。
①九澧之一。在今湖南慈利县西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 温泉水 “发北山石穴中,长三十丈,冬夏沸涌常若汤焉。温水南流注于澧水”。②在今湖南郴州市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“ (便) 县界有温泉水,在郴县之
元置,在今安徽绩溪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“濠寨”条下:大谷务“在县北四十里锦谷村口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之北。原名灵感寺,建于隋开皇二年 (582)。唐初废。龙朔二年 (662) 为观音寺,景云二年 (711) 改名青龙寺,会昌五年 (845) 易名护国寺。是当时最著名的寺院
唐贞观七年 (633) 改州置, 治所在平南县(今广西平南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龚州: “因龚江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临江郡,乾元元年 (758)
即今嘉陵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凤县:大散水“在县东五里。出大散关,流经县西南,入于嘉陵江,亦谓之故道水”。唐以后始称嘉陵江。
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故城县:太子营在“县(治今县东北故城镇)西北五十里有太子营,沙溪所经也。相传唐太子建成讨刘黑闼尝驻于此”。
即春秋时戎人泉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·僖公十一年》 杜注: “今伊阙北有泉亭。”即此。又称前亭、前城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。
一名谷口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 · 中次六经》: 廆山 “交觞之水出于其阳,而南流注于洛; 俞随之水出于其阴,而北流注于谷水”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海中之彩旗山岛和大孟山岛。清光绪 《嘉兴府志》 卷13: “两山如门,中有菜荠港,海舟出入,于此最险。乍浦三关,此其一也。”
1947年8月由嵊泗列岛设置,属江苏省。驻菜园镇 (今浙江嵊泗县)。取嵊屿和泗礁山两岛的首字为名。1948年10月改由国民党海军管辖,设嵊泗巡防处。解放后1949年4月改置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,后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