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水井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“大龟山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上有灵济祠,堂前有圣水井,云有白龙。”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“大龟山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上有灵济祠,堂前有圣水井,云有白龙。”
①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会宁县置,属原州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后为会宁郡治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又改为会宁县。②唐开元四年 (716) 析会宁县置,属会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境内。九年 (72
明初置,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九牛驿“在县东北。水驿也,与潭口巡司并置”。
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信丰县:谷山“在县西二十里。《舆地志》云,其山下有石如人形,有池水生鱼鳖,山临谷水,因以为名。高一千五百丈,不通人行”。②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9: 楞伽山 “一名上方山。在吴山东北,其顶有浮图”。东北为茶磨屿,以其三面临水,故以屿名。俗称磨盘山。
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凤凰厅》: 威远营 “在厅西南。为黔楚接壤要隘。有千总驻防”。②明置,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铜仁府》: 威远营 “在府城西北。明万历十二年因三省苗 ‘贼’
①三国魏改安憙县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。西晋属中山国。北齐移治今定州市,为鲜虞郡治。隋改名鲜虞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安喜县,为定州治。北宋为中山府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废入
即慕贺川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。《南齐书·河南传》: 吐谷浑“其王治慕驾川。多畜,逐水草,无城郭”。
即葛店。今湖北鄂州市西葛店镇。清光绪《武昌县志》 卷3 《乡坊》: “葛仙镇,在县西九十里,市廛可三百余户,西距省城九十里,北滨江三里,南通梁子湖。”
即今广西乐业县东北逻西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凌云县: “红水江为县北界……右受白朗塘、罗西塘水。”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“三沙”条记:三爿沙“向为三沙门户。《志》云,三爿沙孤立海中,倭贼从东北大洋而来,必经此沙。南行则苏、松及宁、绍、台、温之界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