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城子
①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二十五里土城子镇。清于此设巡检、千总驻守。
②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城子乡。清属多伦诺尔厅,于此置汛。
③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。汉为定襄郡成乐县治所。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西北部、松花江西岸。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00,满族占32%,朝鲜族占17%。元至正末年女真部落在此筑土城一座,后成村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。有制砖、农机修配等厂。通公路。
①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二十五里土城子镇。清于此设巡检、千总驻守。
②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城子乡。清属多伦诺尔厅,于此置汛。
③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。汉为定襄郡成乐县治所。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西北部、松花江西岸。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00,满族占32%,朝鲜族占17%。元至正末年女真部落在此筑土城一座,后成村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。有制砖、农机修配等厂。通公路。
①即今四川城口县南棉沙乡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3:太和场在“厅南三里”。②即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。清嘉庆《眉州属志》卷1:眉州有太和场。
①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驻地蔡甸镇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 至元十一年 (1274),伯颜伐宋,降复州,“军次蔡店”。即此。明、清皆置巡司于此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1949年汉阳县自汉阳城区迁此。1992年9月
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南巴郡置,属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。大业初废入连江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仍属高州。永徽元年(650) 改属潘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茂名县。古县名。
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四十里珍珠镇。当白沙河东岸。民国 《四续掖县志》 卷1有珍珠村,为珍珠乡驻地。
①西周诸侯国。妘姓。后入于齐。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。《左传》:隐公元年(前722),“纪人伐夷”。杜注:“夷国在阳城壮武县。”②又名夷城父、城父邑。春秋时陈邑,后为楚邑。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
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临淮县:公路城“在县东。袁术据淮南时所筑”。②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四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注引《地道记》:“有公路城,袁术所筑。”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颍水又
亦作十三道噶雅河、嘎牙河、噶哈哩河。即今吉林汪清、图们等市县境之嘎呀河,为图们江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图们江“又北径丰都镇折而东,十三道噶雅河自北来注之。十三道噶雅河,即噶哈哩河也,源
又名朝天宫。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)有闽人傅姓自福建迁台,带同湄洲朝天阁的妈祖神像在北港建庙奉祀。乾隆十六年(1751)大修神殿、拜亭、畔室等,其后多次重修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地震被毁,190
亦作梁渔务。辽置,属辽阳府。在今辽宁黑山县东。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为望平县。辽置,在今辽宁省黑山县东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升为望平县。
又名恭水。即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恭水涧。源出甘枣山,南流入黄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“甘枣之山,共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