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无县
秦置,为雁门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建安末废。北魏复置善无县,为善无郡治。孝昌中废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(今山西忻州市西北)。北齐废。
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右玉县南。为雁门郡治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东汉末省。北魏复置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登国元年(386年),“刘显自善无南走马邑”,其族奴真率所部来降,即此。孝昌中省。
秦置,为雁门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建安末废。北魏复置善无县,为善无郡治。孝昌中废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 寄治肆州秀容郡城 (今山西忻州市西北)。北齐废。
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右玉县南。为雁门郡治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东汉末省。北魏复置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登国元年(386年),“刘显自善无南走马邑”,其族奴真率所部来降,即此。孝昌中省。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。《元史·伯帖木儿传》: 至元二十五年 (1288),“败乃颜兵于忽尔阿剌河,追至海剌儿河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海拉尔河。1201年,蒙古铁木真起兵,于海剌儿河
南宋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。元属来远路。明初废。南宋置,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。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。元属来安路。明初废。
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湖耳洞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。寻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 (1403) 复置,属贵州卫。后属黎平府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湖耳洞长官司
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旸霁。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永龙县治此。
唐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。即自今四川江津市沿綦江河 (古僰溪) 谷南行入贵州,由桐梓至遵义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渝州: “自江津县南循僰溪水路至南州二百三十里。” 张籍 《送蛮客》 诗:“江连恶溪
①东晋置,属南顿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市南五十六里秣陵镇北。北齐移治今项城市西南南顿乡,属项城郡。隋大业初改为南顿县。②南朝梁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谓在彭泽县东北二百二十二里
1912年由呼玛地方析置,驻呼玛尔 (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)。1913年升为呼玛县。1912年由呼玛厅设置,治呼玛尔(今黑龙江呼玛县金山)。1913年升县。
在今四川綦江县西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石笋崖“在军北百里,往隆化路。有石如笋,高者三四丈,低亦丈余,凡数十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:石笋山在“县西二十里……以形似名”。
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耙楼山下程村。“二程”即程颢(1032—1085)、程颐(1033—1107)兄弟二人。北宋理学家,同受学于周敦颐,并称“二程”。村东有石坊一座,上书“圣旨”,下书“二程故里”。
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汀州。治所在黄连镇 (今福建宁化县东五里)。天宝元年(742) 改名宁化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2汀州: 宁化县“武德初为黄连,以地有黄连洞以为名”。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