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线
即台湾铁路台中线。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。长91.4公里。1919年动工修建, 1922年建成。
即台湾铁路台中线。从新竹县南竹南沿海岸至彰化附近。长91.4公里。1919年动工修建, 1922年建成。
亦名青龙潭、青龙镇寨。即今河南郾城县东北二十四里黑龙潭乡。民国 《郾城县记》 图: 东北有黑龙潭镇。在四川省仁寿县中部偏西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黑龙潭,人口2900。以黑龙潭水
即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沿河城乡。明于此设守御千户所。清改置都司。
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百顺镇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巡司于此。在广东省南雄市西部。面积27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百顺圩,人口810。1949年属南雄县七区。1958年设百顺公社,1983
或作甘澍市。即甘草镇。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。
又作太平洲、太平海门。在今越南海防市南太平江口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七年(1409)讨简定叛,“追破(邓)景异太平海口,获其党范必栗”。
唐初改普闰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万家城。至德中属凤翔府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以普润屯置,治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,属扶风郡。十三年徙治麟游县西北万家城。元废。
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南二十五里飞鲤河(旧名苏大溪)上。《清一统志·广德州》:飞鲤桥“在建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明嘉靖中建”。明嘉靖《建平县志》:飞鲤桥“俗传运木架桥时,有鲤跃木上,因名”。
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通曲山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官厅) 西南八里山下。有泉两派,一流入禄丰县,一流入司东北五十里之仙人洞,亦谓之石洞”。
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。《魏书·唐和传》: 世祖遣万度归讨焉耆,唐和 “会度归喻下柳驴以东之六城,因共击波居罗城,拔之。后同征龟兹,度归令和镇焉耆。时柳驴戍主乙真伽率诸胡将据城而叛,和领轻骑一百匹
金天辅七年(1123)升显州置,治所在山东县,后改名广宁县(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,黑山以南和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下游以东地区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为广宁府路。清康熙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