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古州

古州

①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治所在乐预县(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三江、贵州从江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古乐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古州。后废。

②即保州。治所在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西北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保州:“本奉州云山郡……后又更名古州,其后复为保州。”

③北宋置,属黔州,为羁縻州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后废。

④亦作谷州。辽置,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。


(1)古州名。(1)唐乾元元年后改保州置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理县北一带。《新唐书·方镇表》:永贞元年(805年),西川节度增领古州,即指此。其后仍为保州。(2)唐岭南道所领古州,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,确地无考。《资治通鉴》:神龙二年(706年),流“(崔)玄于古州,子弟年十六以上,皆流岭外”,指此。(3)契丹置,故址约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境。元又作谷州。明仍为古州。后废。(2)村名。在陕西省宜川县北部。属牛家佃乡。人口100。因系西魏汾州、丹州及唐丹州故城,故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浪井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内。《寰宇记》 卷111德化县: 浪井,“ 《州图经》 云,汉高祖六年,颍阴侯灌婴所开,年深堙塞。孙权经此自标井地,命使凿之,正得此井,有石函。其铭曰: 汉高祖六年,颍阴侯开。又云不满三

  • 豆沙关

    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。清代以来称豆沙关。《清一统志·昭通府》:豆沙关“在大关同知治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,前临大河,为下方咽喉”。按,“西南”应为“东北”。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“豆杓”的名字命名,

  • 东平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。因河东有平阳,故此加东。东汉省。②北魏改阳平郡置,治所在平陆城(今山东汶上县北)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新泰市。因河东郡有平阳县,故此称东平阳县。属

  • 鄂毕淖尔

    即喀喇塔拉额西柯泊。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。

  • 蓝里

    即蓝无里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“大食诸国” 条、《宋史·外国传六》 “大食国”条均作蓝里。

  • 兀库尔城

    明末清初索伦部城寨。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绥安站附近。《清太宗实录》卷51:崇德五年(1640)四月,萨穆什喀等讨博木博果尔,达尔布尼等“聚七屯之人于兀库尔城”。

  • 和都州

   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
  • 浩溪站

    元置,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南浩溪。

  • 相公溪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7夔州: 相公溪 “在瀼东。王龟龄云: 以丁公言得名,水可烹茶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: 相公溪 “在奉节县西三里”。

  • 佛堂镇

    清置,属义乌县。即今浙江义乌市西南二十八里佛堂镇。在浙江省义乌市南部。面积50.4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佛堂,人口1.3万。1934年置镇。昔为佛门胜地,有供奉神佛的堂屋,故名。19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