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博白县

博白县
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南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博白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博白县: “以博白江为名。”六年 (623) 为白州治。北宋政和初属郁林州,三年 (1113) 复为白州治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) 属郁林州。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,南与广东省为界。属玉林市。面积3835平方千米。人口149.2万。辖31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博白镇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博白县“以博白江为名”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以县有博白山为名。”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博白县,治今址,先后属南州、白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南昌县入博白县,属廉州;七年复置白州,治博白县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年)废白州,博白县改属郁林州。清初属梧州府,雍正三年(1725年)属郁林直隶州。1913年属郁江道,1914年属苍梧道。1949年属郁林专区,1951年属容县专区,1952年属钦州专区,1955年复属容县专区。1958年属玉林专区,1971年属玉林地区,1997年属玉林市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南部,西北部为六万大山余脉山区,东北部为丘陵区,东南部为低丘岗地,西南部为平原谷地,南部为平原台地。有南流江、那交河、九洲江、大坝河、沙陂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蔗、玉米、甘薯、木薯、烟叶、花生、剑麻为主,还有龙眼、荔枝、香蕉、柑橘、茶叶、橡胶等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铜、钨、铅、锌、花岗石、水晶、瓷土、锌、铁、锰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制糖、卷烟、化工、水泥、塑料制品、自行车零件等厂。黎湛铁路过东南角,公路通陆川、玉林、浦北、合浦和广东省等地。名胜及游览地有宴石仙桥、绿珠遗址和温罗温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目溪

    即今福建闽侯县(甘蔗镇)西北之大穆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目溪在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出古田县界,其南为小目溪,出永福县界,皆西北流,注于马渎江”。

  • 天池峰

    ①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五十里庐山天池寺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 引桑乔《庐山疏》:“庐山石门者, 山之天池、铁船二峰,对峙如门也。”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仙峰寺西北。山顶有天然石池,因名。清嘉庆《四

  • 九原

    ①指九州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汨越九原,宅居九隩。”韦昭注:“隩, 内也。九州之内皆可宅居也。”②战国赵邑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。一说在今包头市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

  • 董卓垒

   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乐平郡石艾县有 “董卓城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13广阳县:董卓垒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”。并引 《水经注》 曰: “泽发水出董卓垒东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19太原府: 董

  • 汉牛屯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懋功厅。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汗牛乡。

  • 郓州

    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治所在万安县 (后改郓城县,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)。大业初改为东平郡。唐武德初,复改郓州。贞观八年 (634)移治须昌县 (今山东东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东平、梁山、

  • 偃虬堤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巴陵县: “偃虬堤在府治西北。城下瞰洞庭。每至夏秋,风涛昼夜漱啮,宋郡守滕宗谅因筑此堤捍之。嘉靖三十九年,江湖俱溢,堤圮。隆庆初,郡守李时渐缮城筑堤,民赖

  • 雷波县

    1914年改雷波厅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缘,与云南省毗邻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。面积2729.1平方千米。人口23.1万。辖4镇、4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锦城镇

  • 黑松关

   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 黑松关 “在永定县 (今张家界市) 东南。近茅冈司,通永顺保靖要道”。

  • 丁村遗址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南八里丁村附近的汾河东岸。1953年发现,1954年进行调查,并作重点发掘,发现人牙三枚,旧石器二千零五件,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、披毛犀、野马、纳玛象、斑鹿、方氏鼢鼠、原始牛等二十八种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