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都

南都

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南,亦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。张衡有 《南都赋》。

②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,以为南都(盛乐城为北都)。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。

③唐肃宗上元元年 (760) 升荆州为江陵府,建号南都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。二年 (761) 罢。次年又号南都。不久又罢。

④五代南唐交泰元年 (958),南唐升洪州为南昌府,建为南都。即今江西南昌市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),南唐自江宁府 (治今江苏南京市) 迁都于此,同年还都江宁府。

⑤明人亦称南京为南都。莫应箕著有 《南都应试记》。


(1)东汉陪都之一。因南阳郡为光武帝故乡,又位于京都雒阳之南,故称南阳郡(治宛县,今河南南阳市)为南都。张衡著有《南都赋》。(2)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,以为南都(盛乐城为北都),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。(3)五代南唐交泰元年(958年),李璟升洪州(今江西南昌市)为南昌府,建南都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年),南唐自江宁府(治今江苏南京市)迁都于此,同年还都江宁府。(4)唐上元元年(760年)升荆州为江陵府,建号南都。次年罢。三年复称南都,旋又罢。(5)明人称南京为南都。吴应箕著有《南都应试记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破冢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东南三十里长江东岸。南朝宋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 排调》: “顾长康作殷荆州佐,请假还东。尔时例不给布帆,顾苦求之,乃得。发至破冢,遭风大败。” 即此。在今湖北省江

  • 唃厮啰

    一作嘉勒斯赉。藏语意为 “佛子”。11世纪初,吐蕃赞普后裔欺南陵温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。首府在青唐城 (今青海西宁市)。《青唐录》: “占河湟间二千余里。河湟间有鄯、廓、洮、渭、岷、叠、宕等州。” 相当

  • 孟溪堡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孟溪镇。明郭子章 《黔记》 卷7: “废龙泉葛泽长官司,宋置。今孟溪堡乃其故址。”

  • 倘俸县

    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置,属仁德府。治所在易浪湳龙 (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)。次年改归厚县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。属仁德府。

  • 刘店

    即今河南确山县东刘店乡。民国《确山县志》卷1:“清顺治三年新编乡”中,“有集曰刘店,在邑东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沫水

    ①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沫水出蜀西徼外,今阳山江、大皂江皆为沫水,入于西川。”②一名渽水、涐水。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或青衣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,伏

  • 春秋时邾国也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《春秋》: 昭公三十 一年 (前511),“黑肱以滥来奔”。杜注: “滥,东海昌虑县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邾邑。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。《春秋》昭公三十一年(前511年)

  • 胜金台

    一作森尼木台。清乾隆年间置,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。清王定安 《湘军记》 卷19: 光绪三年 (1877),清军讨伐阿古柏,“孙金彪与徐占彪已下奇克腾木,进攻辟展,及鲁克沁、连木沁台、胜金台,尽破其

  • 范信县

    南齐改麊泠县置,为新昌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以��冷县改名,治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西北夏雷乡。属交州。后废。

  • 蛇山

    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辽州有蛇山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76新民县: 蛇山在 “城东少北九十里,分为二,东西对峙。因蛇类繁殖,故名”。②在今辽宁黑山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