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谢漳

南谢漳

即今河北衡水市东北二十一里南谢漳村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衡水县图: 东北有南谢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平郡

    ①三国魏置,治所在阴平县(今甘肃文县西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、武都及四川平武等县地,后属蜀汉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,移治曲水县(今文县西)。唐武德初改为文州,天宝元年(7

  • 桃花堡

    明嘉靖中筑堡。即今河北蔚县东北九十里桃花镇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筑,即今河北省蔚县东北桃花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
  • 成贰壁

    在今陕西高陵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慕容冲将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,前秦苻宏“与战于成贰壁。大破之”,即此。确址未详。疑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境。东晋太元十年(385年)前秦苻宏败慕容冲部将

  • 武阳堰

    在今湖北郧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阳府郧县: 武阳堰在 “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阳洞,悬崖深邃,水出其中,堰以溉田,为利甚博”。

  • 鼻亭

    即有鼻。亦作鼻墟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见“有庳”。

  • 甲水

    ①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南之金钱河、夹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上雒县:“甲水出秦岭山,东南至锡入沔。”《水经·沔水注》:甲水“出秦岭山,东南流径金井城南,又东径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……又东南径魏兴郡之兴晋

  • 泸水桥

   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十里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 贞元五年 (789),韦皋召东蛮内属,绝吐蕃,“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,请皋济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: 泸水在 “司南十里。……今司西十里

  • 普化镇

   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普化乡。清 《蓝田县志》 卷1有普化镇。在陕西省蓝田县中部、灞河北岸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普化,人口1020。原名红化峪。清雍正年间已名普化寨,以佛教“普化众

  • 杏山

   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左屯卫:杏山“在卫西南四十里。今有杏山驿”。②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里杏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杏山“上多杏木”。③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寰宇

  • 清源水

    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3清源县: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“因县西清源水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清源县: 清源水 “自平地涌起,亦曰平泉,一名不老池,引流溉田,水溢则东南注于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