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盘江

南盘江

在今云南东部及贵州、广西间。元代以来称南盘江,亦称盘江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曲靖路:“沾益州,在本路之东北,据南盘江、北盘江之间。”《明一统志》 卷87曲靖军民府: 盘江 “在沾益州。有二源,北流曰北盘江,南流曰南盘江。环绕诸部,各流千余里,至平伐横山寨合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曲靖府》: “按交河、八达河、潇湘江、南盘江,实一水也。在沾益发源之处曰交河,会腊溪诸水注府城东北曰潇湘江,至陆凉州曰八达河,经罗平州西北曰南盘江,盖随地而异名也。”


古称温水。西江上源之一。在云南省东部和黔、桂两省区边境。三国时称槃江,以后诸书多作盘江或盘水,宋大理时称大槃水,元代已分别记南盘江和北盘江。源出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,向南绕流至开远市折向东北流,经黔、桂边境,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附近和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。长856千米,流域面积5.62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521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曲江、泸江、甸溪河、清水江、喜龙河、块择河、黄泥河等。沿岸高山深谷,水流湍急,多险滩瀑布。流经石灰岩地区,多地下暗河及溶洞,地下径流丰富。建有天生桥、鲁布革等水电站。有路南石林著名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碧滩

   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八十里黔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8 桂平县: 碧滩,“成化初,韩雍议峡江百里有上中下三滩,上曰勒马、下曰献俘、中曰碧滩。即而议置武靖州及移思隆巡司于此”。

  • 鹿径岭

    在今山西岚县北鹿径沟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鹿径岭 “在岚县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夷水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述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、都安县东北。属述昆州。北宋熙宁时废。

  • 云谿洞

   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清平县:“云谿洞在县(今清平镇)北十五里。溪水从洞流出,资以溉田。旧名大空洞。相近有宾阳洞,一名小空洞。”

  • 睢南郡

    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改沛郡置,治所在斛城县 (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)。辖境相当今宿州市。北齐移治符离县 (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斛城

  • 暖泉城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》: 暖泉城 “在平凉县北暖泉上。明嘉靖八年韩昭王筑。高三仞,复道相连,亭榭十数,为览游之所”。

  • 二赞行溪

    又名二层行溪。即今台湾省台南、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。清乾隆间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1:二赞行溪“在(台湾)县治南二十里。合冈山、红毛寮二溪, 由喜树港入海。台、凤分界处”。

  • 鲁班桥场

    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南鲁班镇。民国 《三台县志》 卷1: 鲁班桥场 “距城八十里。雍正八年建。通上省大路”。

  • 蒱原郡

    即蒲原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蒱原郡。

  • 望浙山

    在今福建政和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政和县: 望浙山 “ 一名浙江。拔地摩天,常有云气蒙其上。宋绍兴初,范汝为作乱,居民多避其上。元季红巾为患,避此全活者甚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