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村

南村

①即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二十里南村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0正定县图: 东南有南村。

②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四里大沽河西岸之南村镇。民国 《平度县续志》 有南村。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平东县。

③即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七十里南村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④即今广东番禺市东北南村镇。清同治 《番禺县志》 卷18: 墟市有 “南村墟”。


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北南村。清时设番禺县县丞驻此,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设永靖营守备驻守。(2)村名。在山西省方山县城南部。属峪口镇。人口 1700。因处峪口河南侧而得名。战国为皋狼城,西汉为皋狼县治所,西晋称左国城,北齐称良泉县,北周称窟胡县,隋代称修化县,其县治均设在此地。现仍有古城遗址可考,并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209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善化县

    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分长沙、湘潭两县置,与长沙县同为潭州治。治所在潭州城 (今湖南长沙市)。元为天临路治。明、清为长沙府治,清又为湖南省会。1912年并入长沙县。古旧县名。北宋元符元年(109

  • 赤门

    春秋时吴都(今江苏苏州市)正南门。《吴地记》:“(匠)门南三里有葑门、赤门,有赤将军坟。在蛇门东,陆无水道,故名赤门。”

  • 古塔巴

    元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古塔巴”。

  • 三陵屯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。以有古墓三座而名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3:“三灵坟,坟距东京城北八里许(一说十二里,不确),三灵屯后半里许。想灵字当是陵字,俗语传诵误陵为灵也。三坟相距各不及半里。”

  • 鼎足山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南十五里,即菟头山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 慕容德 “北登社首山,东望鼎足”。即此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青州府临淄县“牛山” 条下: “其相接者曰菟头山,一名驼头山,又名鼎足山。

  • 南坪关

    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十里南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重庆府巴县 “铜锣关” 条内: “又城南隔江有南坪关。万历中,奢崇明陷重庆,分兵四出,进攻合州,石砫宣抚女官秦良玉讨之,捲甲疾趋,潜渡重庆,营于南平关,

  • 巴施山

   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施秉县:巴施山在“县东北二十五里。其山圆耸插天,状如卓笔”。

  • 涪水

    又作涪陵江。即今四川、贵州两省境之乌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“涪陵郡,巴之南鄙,从枳南入,泝舟涪水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0黔州:“西有延江水,一名涪陵江。自牂柯北历播、费、思、黔等州北注岷

  • 打歪

    即淡邈。今缅甸南部之土瓦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打歪。

  • 遮盖山

   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六十里洞山。《元一统志》: 遮盖山 “在松州东南二十里。有古寺、石洞石佛”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》: 遮盖山 “在赤峰县,属翁牛特右翼南三十余里。亦名阿圭山。入山十余里,有洞宽不及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