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新场
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置,属新城县。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。淳化五年 (994) 升为昭德县。六年 (995) 改名南新县。
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置,在今浙江省富阳市西北。淳化五年(994年)升为昭德县。
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置,属新城县。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。淳化五年 (994) 升为昭德县。六年 (995) 改名南新县。
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置,在今浙江省富阳市西北。淳化五年(994年)升为昭德县。
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乡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临江州东北有改金集噶珊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同江县:“县属改金口,距县市九十里。位于黑龙江右岸之支流改金河口。”
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六里淀东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昆山县东南有“杨湘泾市”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治。隋于此置临洺县。宋废。《清 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 临洺关 “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。宋金以来为镇,明初城址犹存。嘉靖间重筑,南北二百二十丈,东西半之,作六门,内有通判分司公署。本朝初改设
①北宋庆历八年(1048)置,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。治所在大名府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、成安、威县, 山东徒骇河西北,河南濮阳、浚县及卫河上游以西、黄河以北、淇河以南地。建炎元
一名清秀山。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北隅。明曹学佺 《广西名胜志》 卷1临桂县: “清秀山从西清门下濠石道,上西皋入夹山口,缘山行,又里许,有塘曰清岩出其上,环桂诸山本以孤峭标秀,而是山则冈连陇凑,盘纡岪郁,
又名宴喜台、燕喜台。在今安徽砀山县东郊。唐李白有 《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》 诗。
即劳山。在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。《南史·明僧绍传》: 僧绍 “隐长广郡崂山,聚徒立学”。即此。(1)山名。(1)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境内,临崂山湾、黄海北岸。古称劳山、牢山,唐、元时名辅唐山和鳌山。
北宋置,为通州八盐场之一。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东南二十里余西乡。
亦名江阳郡。南朝宋置(一说东晋穆帝时置),属益州。治所在汉安县(今四川纳溪县西二十里三江坝)。齐时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、泸县、合江、纳溪、江安等市县地。梁移治江阳县(今四川泸州市)。隋开皇三年(583)
①在赤土国西南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。《新唐书·南蛮列传·环王》:“赤土西南入海,得婆罗。总章二年,其王旃达钵遣使者与环王使者偕朝。”②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