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广县

南广县

①西汉太初元年 (前104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至云南盐津县一带。元光五年 (前130) 为犍为郡治。始元元年 (前86) 郡治移僰道,仍属犍为郡。三国蜀属朱提郡。延熙中及西晋怀帝时,两度为南广郡治。后废郡,县属朱提郡。东晋元帝时,曾移朱提郡治南广,太宁三年(325) 后移还朱提县。成汉时为南广郡治。南齐后废。

②南朝梁大同十年 (544) 置,为六同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隋仁寿二年(602) 改为南溪县。

③1932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南丰、广昌二县合置,驻魏家屋 (在今江西广昌县北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33年4月废,恢复南丰、广昌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置,治今四川省筠连县和云南省盐津县一带。属犍为郡。三国蜀汉、西晋属朱提郡。西晋末至南朝齐为南广郡治。约梁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宜宾市东北李庄镇北长江滨。属六同郡。隋仁寿二年(602年)避太子杨广讳,改为南溪县。(2)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2年由南丰、广昌二县合置。以二县首字为名。治魏家屋(今江西广昌县旴江镇北)。1933年撤销,仍恢复各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牛县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褒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六十里大安驿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金牛县: “取秦五丁力士石牛出金为名。” 宝历元年(825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宁

  •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。元代于此置乡万户府。

  • 勃弄睑

    即白厓睒。 南诏置。 驻地在今云南㳽渡县北红崖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上》: 南诏望苴蛮者 “有十睑,夷语睑若州,曰云南睑、白厓睑亦曰勃弄睑”。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改置建宁县。

  • 朝阳陵

    即甄夫人墓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东西二灵芝村之间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昭甄后传》: 明帝太和四年 (230) 十一月,“以后旧陵庳下,使 (甄)像兼太尉,持节诣邺,昭告后土,十二月,改葬朝阳陵”。

  • 范家屯

   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范家屯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伊通州: 西北 “七十五里范家屯”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怀德县:“县属范家屯距公主岭五十八里,为南满线一驿站。”

  • 埔鲁乌国

    普罗士的旧译。即今欧洲之德国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,即日耳曼,在单鹰之北。” 《海国闻见录》 译作普鲁社。

  • 南浔镇

   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六十里南浔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乌程县: 南浔镇 “以浔溪所经而名。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筑城于此。明初由湖州攻平江,自南浔至吴江守将以城降”。即此。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北部,东邻江苏

  • 千秋台

    在今河北高邑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高邑县:千秋台在“县南二里。稍西北有观星台,又有将台,皆高耸可登玩。李氏曰:三台冈阜相连,好事者为之名也”。

  • 戚县

    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南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说:“沂州临沂县有汉戚县故城。” 《续山东考古录》 卷20谓疑即县西南四十里之舜歌城。三国魏属东海国。西晋以后废。

  • 蒲县

    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蒲子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南二里。三年改属龙泉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移治今蒲县,为昌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属隰州。金兴定五年 (1221) 升为蒲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