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顶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腰。清光绪《峨眉山图说》:“上天梯历级而升,进玉皇亭古刹,云深殿宇孤耸,额‘华严顶’。顶从岩隅,泉甘如醴,名九龙井。”古刹为清雍正间扩建。寺旁有九龙泉,岩下有桂花洞。风景奇险,有小金顶之称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腰。清光绪《峨眉山图说》:“上天梯历级而升,进玉皇亭古刹,云深殿宇孤耸,额‘华严顶’。顶从岩隅,泉甘如醴,名九龙井。”古刹为清雍正间扩建。寺旁有九龙泉,岩下有桂花洞。风景奇险,有小金顶之称。
即今江西兴国县北五十里崇贤乡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 卷5: 兴国县有崇贤市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兴国县北有崇贤墟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阳县:时山“高五百余丈,凡十三折,始造其巅”。
在今辽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,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。遗迹分布在十余处地点,范围达50平方公里,有用于祭祀的女神庙与积石的墓冢群。已发现的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,墙壁表面绘赭红色图案,
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。西汉惠帝三年 (前192) 改为宜城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。属南郡。西汉惠帝三年(前192年)改名宜城县。
在今河北霸州市东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塘泺,缘边诸水所聚,因以限辽。……东起信安军永济渠,西至霸州莫金口,合水汶淀、得胜淀、下光淀、小兰淀、李子淀、大兰淀为一水,衡广七十里,或十五或六里。”
1934年6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遂川县析置,驻大汾(今江西遂川县西南大汾)。1936年撤销,并入遂川县。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成山卫置,属登州府。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卫镇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胶莱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48年移今治崖头。1988年改设荣成市。古旧县名。清
民国间由白力登马族分出,驻牧地咱曲河(今青海称多县东扎曲河)流域。
又称白龙洞。在今广西桂林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广顺元年(951),楚王(马)希广、希萼兄弟争国,南汉谋取静江地,“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桂州溪南有白龙洞,在平地半山上。
1930年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都兰寺(今青海乌兰县东北)。1932年迁至希里沟 (今乌兰县驻地)。1951年迁驻香日德 (今都兰县西南)。1959年迁察汗乌苏 (今都兰县)。在青海省中部、布尔汗布达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