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野县
唐永徽五年(654)析歙县北部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竦口村。以在州城北郊为名。大历五年(770)废。
古县名。唐永徽五年(654年)置,治今安徽省歙县东北。属歙州。大历五年(770年)废。
唐永徽五年(654)析歙县北部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竦口村。以在州城北郊为名。大历五年(770)废。
古县名。唐永徽五年(654年)置,治今安徽省歙县东北。属歙州。大历五年(770年)废。
在今山西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夏县:巫咸城在“县南五里。相传殷巫咸隐此,亦曰巫咸顶,一名瑶台顶。下有谷,亦曰巫咸谷”。在今山西省夏县南。相传殷巫咸隐于此。
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:龙池泉“在府东三十里。溉田百顷”。
即今陕西清涧县东南惠家村。清道光 《清涧县志》 卷2: “县东四十里惠家园。”
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(精奇里江)和谢列姆札河 (西林穆丹河) 之间贾格德山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 “ (北室韦) 又北行千里至钵室韦,依胡布山而住,人众多。”
即今广东连平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连平州: “本连平县。崇祯六年以和平县惠化都置,析长宁、河源二县及韶州府翁源县地益之。寻升为州。”即今广东省连平县。明崇祯六年(1633年)置连平县于此。
在今四川德阳市。德阳有旌阳之称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9德阳县: “县一名旌阳。” 故以名驿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三》: 沮阳城 “在昌平州东南四十里,建置未详。或以为即汉县,误”。
亦作须朐。周代国名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春秋时为邾所灭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,风姓也……邾人灭须句,须句子来奔。” 二十二年 (前638),“伐邾,取须句,反其君焉”。皆此。古
①北周建德三年(574)置,治所在建始县(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五里州基山下)。隋大业初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贞观八年(634)废。②唐开元二十年(732)改鹤州置,治所在夜郎县(今湖南芷江侗族自
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四年(419)冬十月,“西巡, 至云中,逾白道, 北猎野马于辱孤山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芒干水“(白道)城北出有高阪,谓之白道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