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洋

北洋

①旧称今渤海、黄海一带为北洋。南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, 皆出北洋,水极险恶。”

②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、河北、天津、辽宁等沿海各省市为北洋,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市为南洋。

③亦作北洋岸镇。即今江苏射阳县南北洋岸。旧属东台。清嘉庆《重修扬州府志》卷17东台县:北洋桥“在富安五灶”。洪宪元年(1916)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盐城县东北有北洋。


(1)旧称今渤海、黄海一带为北洋。南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,皆由北洋,水极险恶。”(2)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、河北、辽宁等沿海各省为北洋,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为南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子洛可苏湖

    在今新疆新和县西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70:阿洛浣水“在沙雅县西偏。上流为苦水,自拜城西南、温宿东南交界之阿里拉塔哈庄向东流至铁吉克卡伦南,潴为土子洛可苏泊,止不流”。

  • 船官浦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右岸有船官浦。…… 船官浦东即黄鹄山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“黄金浦” 条下: “船官浦在黄鹄矶西,自昔为泊舟之所。有船官司之,因名

  • 雒檐湖

    即迎檐湖。又作额檐湖、頟檐湖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: 南朝宋升明元年 (477),刘秉等谋杀萧道成,“众军攻石头,斩(袁) 粲,刘秉走雒檐湖”。《宋书·刘秉传》、《南史·齐高帝纪》

  • 李海务

    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。同治七年(1868)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,遭到失败。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张宗禹率领西

  • 小南海

    ①又名龟亭、龟停山、龟停子、车停子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。为江中小岛。唐、宋时上有观音庙,故名。民国《巴县志》卷1:“龟亭山……土人呼为小南海。”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

  • 犁步头墟

   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北犁市镇。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 卷11曲江县有犁步墟。

  • 南平溪

    今四川市南川、涪陵境内之油江河、黎香溪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南平县: 南平溪 “在县东南,流入涪州宾化县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南平溪 “在故南平县东北,流入涪州宾化县界”。

  • 长塘堰

    在今浙江鄞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鄞县:长塘堰“在府西南二十五里。一名百丈堰,江河夹流其下”。

  • 兴凯湖

    又作新开湖。唐渤海国称湄沱湖,金代称北琴海。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,中俄边境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兴凯湖“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。周围数百里。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、苏扎哈河、勒富河、都特赫等河,俱会

  • 沙冈村

   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南沙冈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南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移巡检司治此。